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 年11 月第 50 卷第 11 期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
指南推荐意见及说明
临床问题 1
中国成人能否采用 SBP≥130 mmHg和/或DBP≥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l 推荐意见
l 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 SBP≥140 mmHg 和/或 BP≥90 mmHg 下 调 至 SBP≥130 mmHg和/或DBP≥80 mmHg(1B)
临床问题 2
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如何按照血压水平分级?
l 推荐意见
l 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SBP130~139 mmHg 和/或 DBP80~89 mmHg)2级(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1B)。
临床问题 3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简化心血管危险分层?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划分为高危和非高危(GPS)。
l 高 危 患 者 :
l (1)SBP≥140 mmHg 和/或 DBP≥90 mmHg 者 ;
l (2) SBP130~139 mmHg 和/或DBP80~89 mmHg 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l 非 高 危 患 者 :SBP130~139 mmHg 和/或 DBP80~89 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临床问题4 血压测量方法和设备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测量设备:推荐成人采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1B)。
l 测量方法:
l (1)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3~5 min,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1D)。
l (2)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为臂围的 75%~100%,宽度为臂围的 37%~50%,袖带气囊宽 12 cm、长 22~26 cm 可满足大多数成人)进行血压测量,上臂围>42 cm 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1B)。
l (3)测量血压的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勿挽袖子),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 cm(1C)。
l (4)每次测量血压至少获得 2 次血压读数,每次间隔 1~2 min,取 2 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 1 次与第 2 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建议测量第 3 次,取后 2 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2C)。
l (5)推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获得 3 次血压读数,取3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1C)。
临床问题 5
在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过程中,是基于 诊 室 血 压 测 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OBPM)、家 庭 血 压 监 测(home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还是 24 h动 态 血 压 监 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
l 推荐意见
l 高 血 压 的 诊 断 可 依 据 OBPM、ABPM 或HBPM,如有条件优先选择ABPM(2C)。
l 对于高血压管理,建议首选 HBPM;若条件不允 许 ,建 议 根 据 OBPM 结 合 ABPM 进 行 管理(2C)。
临床问题 6
高血压患者 HBPM 的测量时间和频率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 min,取2 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 1、2 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则建议测量第 3 次,取后 2 次读数平均值;测量血压前 30 min 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 min(1D)。
l 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1B)。
l 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条件不允许时建议在睡前1 h内测量(2D)。
l 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推荐每周至少连续3 d进行HBPM(1B)。
l 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建议每周进行 1~2 d 的HBPM(2D)。
临床问题 7
高血压患者推荐哪些非药物干预措施?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2B)。
临床问题 8
是否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添加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99%氯化钠的普通食盐?
l 推荐意见
l 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1B)。
l 推荐钠摄入量减少至 2 000 mg/d(约 5 g 氯化钠)以下(1B)。
l 建议钾摄入目标为3 500~4 700 mg/d(2B)。
临床问题 9
高血压患者推荐哪些运动(包括运动形式、时间、频率)?
l 推荐意见
l 推荐 SBP<160 mmHg 和 DBP<100 mmHg 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 5~7 d、每次 30~60 min 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1B)。
l 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完成上述推荐量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1B)。
临床问题 10
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效果不佳时是否更为积极地推荐药物或手术减重?
l 推荐意见
l 年龄 18~65 岁、体重指数(BMI)≥28.0 kg/m2的高血压患者,经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体重控制不佳时可考虑应用经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药物控制体重(2B)。
l 年龄 18~65岁、BMI≥35.0 kg/m2的高血压患者,经非手术方式干预体重控制不佳时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2B)
临床问题 11
如何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高血压患者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l 推荐意见
l 推荐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立即启动降压 药 物 治 疗 ,包 括 如 下 3 种 情 况 :
l (1)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推荐立即启动降压 药 物 治 疗(1B);
l (2)SBP130~139 mmHg 和/或DBP80~89 mmHg伴临床合并症,推荐启动降压药物 治 疗 (1B) ;
l (3) SBP130~139 mmHg 和/或DBP80~89 mmHg 伴靶器官损害(GPS)或≥3 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C)。
l 心 血 管 危 险 分 层 为 非 高 危 即 SBP130~139 mmHg 和/或 DBP 80~89 mmHg 的患者,伴 0~2 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进行 3~6 个月的生活方式干 预 ,若 SBP 仍 ≥130 mmHg 和/或 DBP≥80 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C)。
临床问题 12
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应如何设定?
l 临床问题 12‑1 无临床合并症、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无临床合并症、年龄<65 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2C)。
临床问题 12‑2
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2C)。
临床问题 12‑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2B)
临床问题 12‑4
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建议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降低以及射血分数 保 留 的 心 衰 患 者 血 压 控 制 目 标 值 为 <130/80 mmHg(2B)。
临床问题 12‑4
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建议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降低以及射血分数 保 留 的 心 衰 患 者 血 压 控 制 目 标 值 为 <130/80 mmHg(2B)。
临床问题 12‑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 值 为 SBP<130 mmHg(2C)和 DBP<80 mmHg(GPS)。
临床问题 12‑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对于 65~79 岁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2B)。
l 对于≥80 岁的高血压患者,建议首先将 SBP 降至 <140 mmHg,如 能 耐 受 可 降 至 <130 mmHg(GPS)。
临床问题 12‑7
高血压合并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对于高血压合并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建议急性 期 进 行 降 压 治 疗 并 将 SBP 控 制 在 130~140 mmHg(2C)
临 床 问 题 12‑8
高 血 压 合 并 急 性 缺 血 性 卒 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压超过多少需要启动降压治疗?
l 推荐意见
l 对 于 未 进 行 静 脉 溶 栓 及 血 管 内 治 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 AIS 患者,建议SBP≥220 mmHg 和/或 DBP≥120 mmHg 启动降压治疗(2C)。
l 对于拟进行静脉溶栓及 EVT的 AIS患者,建议在治疗前控制血压≤185/110 mmHg(2C)。
临床问题12‑9
高血压合并病情稳定的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推荐高血压合并病情稳定的卒中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以预防卒中复发(1A)
临床问题 12‑10
CKD 非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l 推荐意见
l 尿蛋白>300 mg/d 的 CKD 非透析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 mmHg,如能耐受 SBP 可进一步降至120 mmHg(2B)。
l 尿蛋白≤300 mg/d 的 CKD 非透析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40/90 mmHg,如能耐受,SBP可进一步降低至130 mmHg(2B)。
临床问题 13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在 4 周内实现血压达标?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无临床合并症、年龄<65 岁的高血压患者在4周内实现血压达标(2D)。
临床问题 14
无临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药物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推荐将ACEI、ARB、CCB和利尿剂作为无临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一线初始降压药物(1B)。
临床问题 15
高血压患者何时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 疗 ? 选 用 自 由 联 合 还 是 单 片 复 方 制 剂single‑pill combination,SPC)?
l 推荐意见
l 对血压≥140/90 mmHg 的高血压患者,推荐初始联合降压药物治疗(1B)。
l 对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优先选用SPC(2C)。
l SPC的选择,建议优先选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RASI)+CCB或RASI+利尿剂组合(2C)
临床问题 16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如何推荐降压药物?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降压药物推荐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CCB(1C)。
l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降压药物推荐首选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1C)。
临床问题 17
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如何推荐首选降压药物?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合并 HFrEF 患者,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啡 肽 酶 抑 制 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替代 ACEI/ARB 作为首选用药(2B)。
l 高血压合并 HFpEF 患者,ARNI/ARB/ACEI 均可作为首选用药(2C)。
临床问题 18
高血压合并卒中的患者如何推荐降压药物?
l 推荐意见
l 对 于 既 往 有 卒 中 或 短 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史的高血压患者,推荐 ACEI(1A)、利尿剂(1A)或 ACEI+利尿剂(1A)进行降压治疗。若以上药物不适用或效果不佳,可选用CCB(2C)或ARB(2C)。
l 对于既往有卒中或 TIA 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1A)。
临床问题 19
高血压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推荐药物以改善预后?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ACEI/ARB控制血压(1B)。
l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优选SGLT2i(2B)或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2B)治疗。
临床问题 20
是否建议将 RASI作为 CKD 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
l 推荐意见
l 推荐 RASI 作为有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的CKD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1B)。
l RASI可作为无微量白蛋白尿及蛋白尿的CKD患者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2B)。
临 床 问 题 21
哪 些 高 血 压 患 者 应 该 服 用 阿 司匹林?
l 推荐意见
l 合并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服用 75~100 mg/d 阿司匹林进行长期二级预防(1A)。
l 40~65岁高血压伴心血管高危者,如出血风险不高,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一级预防(2B)。
l 出血高风险人群(如有胃肠道出血、3个月内脑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同时服用其他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未控制的高血压等)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2C)。
临床问题 22
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后再次随访需间隔多长时间?
l 推荐意见
l 建议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刚开始服药或调整药物后2~4周(根据病情)进行随访,至血压达标(GPS)。
l 经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达标的患者可考虑每3个月随访1次(GPS)。
临床问题 23
螺内酯是否应作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第4种药物选择?
l 推荐意见
l 对 于 eGFR≥45 ml·min-1·1.73 m-2,血 清 钾 <4.5 mmol/L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螺内酯(20~40 mg/d)作为第4种药物选择(1B)。
临 床 问 题 24
肾 脏 去 交 感 神 经 术(renal denervation,RDN)适用哪些高血压人群?
l 推荐意见
l 对于难治性高血压、不能耐受降压药物治疗、临床特征符合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高血压患者,RDN可以作为一种降低血压的策略(2B)。
临床问题25
高血压急症的急诊处理原则?
l 对存在血压显著升高(SBP>180 mmHg 和/或DBP>12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尽快评估是否存在新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靶器官功能损害(GPS)。
l 对合并新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收入急诊抢救室或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状况,同时给予静脉降压药物治疗(GPS)。
l 高血压急症的急性期降压原则:建议在保证充分器官灌注的前提下,分阶段将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范围(治疗的第1个小时内SBP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如病情稳定,在随后的2~6 h内将血压降至 160/100 mmHg 左右;此后在 24~48 h 内逐步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降压幅度和速度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和调整(GPS)。
l 对存在严重合并症(如严重先兆子痫或子痫、嗜铬细胞瘤危象等)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建议在治疗的 第 1 个 小 时 内 将 SBP 降 至 140 mmHg 以 下(GPS)。
l 对于合并主动脉夹层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在耐受 的 情 况 下 ,建 议 在 1 h 内 将 SBP 降 至 110~
l 120 mmHg,同时心率控制在<60 次/min(GPS)。
临床问题 26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l 推荐意见
l 建议对以下患者进行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筛查(2C):
l (1)新诊断高血压患者;
l (2)发病年龄<40 岁的高血压患者;
l (3)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l (4)有继发高血压临床线索或存在广泛高血压介导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临床问题 27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至少进行1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尤其是新诊断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或合并低钾血症的高血压患者(2C)。
临床问题 28
原醛症的初步筛查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切点值如何推荐?
l 推荐意见
l 推荐检测非卧位 2 h的血浆醛固酮、肾素水平,并 将 醛 固 酮 与 肾 素 比 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作为原醛症的筛查指标(1B)。
l 建议基于肾素浓度的 ARR 切点为 2.0(ng/dl)/(mU/L),基于肾素活性的 ARR 切点为 30(ng/dl)/(ng·ml-1·h-1)(2C)。
临床问题29
怀疑原醛症患者初筛ARR阳性优先推荐哪种或哪几种确诊试验?
l 推荐意见
l 推荐卡托普利抑制试验或盐水输注试验作为原醛症的确诊试验(2C)。
临 床 问 题 30
原 醛 症 筛 查 全 程 是 否 需 要 药 物洗脱?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在停用对 ARR 有明显影响的药物(或换用对ARR影响较小的药物)的情况下筛查原醛症;对于未停(换)药条件下检测的ARR结果,应合理解读(2D)。
临床问题 31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筛查库欣综合征?
l 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存在以下情况,建议筛查库欣综合征(2C):
l (1)典型临床特征(皮肤瘀斑、多血质貌、近端肌萎缩、皮肤紫纹);
l (2)其他临床特征(如月经紊乱、痤疮、体重增加、向心性肥胖);
l (3)难治性高血压;
l (4)与年龄不符的骨质疏松;
l (5)肾上腺意外瘤;
l (6)合并 2 型糖尿病的特殊
l 人群(需要使用胰岛素或使用 2 种及以上降压药物)。
临床问题32
高血压患者如何筛查库欣综合征?
l 推荐意见
l 建议对临床怀疑库欣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以下任一方法进行筛查:
l (1)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D);
l (2)24 h尿游离皮质醇(2C);
l (3)午夜唾液皮质醇(2C)。
临床问题 33
哪些高血压患者应筛查嗜铬细胞瘤和 副 神 经 节 瘤 (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
l 推荐意见
l 建议对以下人群筛查PPGL:
l (1)有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的患者(1C);
l (2)服用影响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腹压改变、麻醉或手术等诱发 PPGL 症状发作的患者(1C);
l (3)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1C);
l (4)有 PPGL 或相关遗传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1C);
l (5)不明原因心肌损害和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2D)。
临床问题34 如何筛查诊断PPGL?
l 推荐意见
l 推荐将血浆游离或 24 h 尿液甲氧基肾上腺素(metanephrine,MN)、甲 氧 基 去 甲 肾 上 腺 素(normetanephrine,NMN)浓度测定作为 PPGL 诊断的首选检测指标(1B)。
临床问题 35
如何对 PPGL 患者进行肿瘤定位诊断?
l 推荐意见
l 首选 CT 作为 PPGL 肿瘤定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B)。
l MRI用于探查颅底、颈部副神经节瘤和已有肿瘤转移的患者(1C)。
l 间 碘 苄 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1C)、68Ga‑Dotatate PET/CT(2B)、生长抑素受体奥曲肽显像(2C)等可用于对 PPGL 的功能影像学定位诊断。
临床问题36
哪些PPGL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
l 推荐意见
l 建议所有PPGL患者,尤其是多发性病变、转移性病变、双侧肾上腺病变、家族性PPGL、有遗传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2C)。
临床问题 37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筛查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
l 推荐意见
l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高血压患者,考虑启动RAS 筛查:
l (1)有 ASCVD 史(2C);
l (2)早发(年龄<40 岁)高血压(2D);
l (3)持续血压≥160/100 mmHg或既往血压控制良好,在未改变降压药物且无其他原 因 的 情 况 下 血 压 突 然 难 以 控 制(GPS);
l (4)LVEF正常,但反复出现一过性肺水肿(2D);
l (5)难治性高血压(2C);
l (6)体格检查发现脐周血管杂音(GPS);
l (7)使用降压药物(尤其是 ACEI/ARB)后血肌酐明显升高或血压明显下降(2D);
l (8)单侧肾萎缩(GPS);
l (9)低钾血症(GPS)。
临床问题38 推荐哪些检查手段用于诊断RAS?
l 推荐意见
l eGFR≥30 ml·min-1·1.73 m-2时,建议优选肾动脉 计 算 机 断 层 血 管 造 影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备选钆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及肾动脉超声(1B)。
l eGFR<30 ml·min-1·1.73 m-2时,建议优选肾动脉超声,备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尽量避免使用CTA或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GPS)。
l 数字减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imaging,DSA)是影像诊断 RAS的金标准,但主要用于上述检查不能确诊或拟行肾动脉介入治疗时。
l 肾功能无明显异常(eGFR ≥ 60 ml·min-1·1.73 m-)2时,可考虑使用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2C)。
临床问题 39
对于 RAS 的高血压患者,是否推荐使用RASI控制血压?
l 推荐意见
l 单侧 RAS 的高血压患者,在密切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血肌酐基础上推荐使用RASI(1C)。
l RAS 患 者 介 入 治 疗 成 功 后 ,考 虑 使 用RASI(2C)。
l 双侧 RAS、孤立肾或单功能肾的 RAS 患者,在合并其他使用 RASI的指征时,可在密切监测肾功能基础上,从小剂量起始,谨慎使用RASI(2D)。
l RASI 用 药 期 间 出 现 少 尿 或 血 肌 酐 升 高 >0.5 mg/dl(44 μmol/L)或较基线水平升高>30% 时建议减量或停用(GPS)
临床问题 40
对动脉粥样硬化性 RAS 患者,推荐介入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l 推荐意见
l 动脉粥样硬化性RAS首选药物治疗(1B)。
l 动脉粥样硬化性 RA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一过性肺水肿或难治性心衰的患者可考虑肾动脉介入治疗(2D)。
l 动脉粥样硬化性RAS≥70%,且能证明狭窄与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相关的患者可考虑肾动脉介入治疗(GPS)。
临 床 问 题 41
对 于 合 并 阻 塞 性 睡 眠 呼 吸 暂 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高血压患者,是 否 推 荐 持 续 气 道 正 压 通 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MRA治疗?
l 推荐意见
l 对合并中重度OSA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睡眠时给予CPAP治疗(2C)。
l 对中重度OSA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建议使用MRA(2C)。
临床问题 42
哪些高血压患者推荐进行基因检测,以除外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l 推荐意见
l 建议对发病年龄≤35 岁合并血钾异常、低血浆肾素且除外常见继发高血压的高血压患者行基因检测,以筛查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2D)。
临床问题 43
高血压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推荐哪种评估工具进行快速准确的筛查?
l 推荐意见
l 高血压患者伴发抑郁,建议使用 9 条目患者健康 问 卷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进行抑郁筛查(2B)。
l 高血压患者伴发焦虑,建议使用 7 条目广泛性焦 虑 障 碍 量 表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进行焦虑筛查(2B)。
临床问题 44
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是否推荐合并使用降压和抗焦虑、抑郁药物?
l 推荐意见
l 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合并使用降压药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2C)。
最后编辑于 2022-11-14 · 浏览 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