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处方牛黄解毒片,诊断中不宜出现“便秘”。

牛黄解毒片,作为百姓常用的“去火药”,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而临床处方时,在诊断中经常出现“便秘”,笔者认为欠妥:
首先,根据处方点评规则,牛黄解毒片的功效主治中未涉及“便秘”相应的证候或疾病症状,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适应症不适宜”;
其次,牛黄解毒片的方解:方中人工牛黄苦凉,入心、肝经,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且能化痰开窍、清肝定惊,为君药。石膏辛散大寒,可清胃泻火,除烦止渴;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沉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下通便,导实热下行,共为臣药。雄黄内服可解毒疗疮;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苦辛,归肺经,宣肺利咽,载药上行,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因此,牛黄解毒片能够导致泻下,是因为方中的苦寒之药,尤其是臣药大黄的功效,泻下通便,导实热下行;
再次,导致泻下通便,是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牛黄解毒片导致泻下,与用药目的有关,且无害。
综上,临床处方牛黄解毒片时,在诊断中不宜出现“便秘”。
【注:一家浅见,恳请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4-10-15 · 浏览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