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胃黏膜保护剂的使用方法。

胃黏膜保护剂是指有预防和治疗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作用的药物,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药物之一。目前胃黏膜保护剂众多,其作用机制及服用时间各有不同,且多与用餐时间有关,选择和服用时应注意。
1、铝碳酸镁片
铝碳酸镁既是黏膜保护剂又是抗酸剂,可吸附胃蛋白酶、结合胆汁酸,还可刺激胃黏膜使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从而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铝碳酸镁抗酸起效迅速,作用温和而持久,由于可结合胆汁酸,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良好。
铝碳酸镁含有铝、镁两种金属离子,相互抵消了便秘和腹泻的不良反应,但要注意,铝、镁两种金属离子能干扰多种药物如四环素类、铁剂、喹诺酮类、抗凝剂、地高辛、雷尼替丁等的吸收,服用时必须错开时间。
服用方法:餐后1~2小时嚼服,睡前或胃部不适时嚼服1~2片。
2、硫糖铝混悬剂
硫糖铝能与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性屏障;吸附胆盐和胆汁酸,阻止胃酸、胃蛋白酶侵蚀;与胃蛋白酶络合,使胃蛋白酶失活。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服用方法: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一日2~4次,一次5~10ml。
3、替普瑞酮胶囊
替普瑞酮可直接增加黏液分泌和促进细胞再生,从而减轻胃黏膜的受损,并可使已受损的胃黏膜甚至溃疡得以恢复,对胃黏膜起直接保护作用。
服用方法:饭后服用(饭后服用与空腹服用相比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加),每天三次,一次一粒。
4、复方谷氨酰胺颗粒
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是由薁磺酸钠和L-谷氨酰胺组成的复方制剂。薁磺酸钠可直接作用于有炎症的粘膜,具有抗炎作用;谷氨酰胺对胃肠黏膜上皮成分已糖胺与葡萄糖胺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能促进溃疡组织的再生,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服用方法:饭前服用,每天3次,每次1袋,用30ml温开水溶解后服用。
5、瑞巴派特片
瑞巴派特片通过增加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胃黏液量和血流量,抑制阿司匹林、乙醇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保护胃肠黏膜。
服用方法:一天3 次,一次1片,早、晚及睡前口服。
6、伊索拉定片
伊索拉定片:通过提高胃黏膜细胞内CAMP、前列腺素、还原型谷胱甘肽及黏液糖蛋白含量,强化胃黏膜上皮细胞间的结合,增强黏膜细胞本身的稳定性,以发挥黏膜防御作用。
服用方法:一天2片(4mg),分1~2次服。
7、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蒙脱石散对消化道蒙脱石散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可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
服用方法:空腹服用,一天3 次,一袋(3g)用半杯温开水(约50ml)溶解服用。治疗急性腹泻时首剂加倍。
8、枸橼酸铋钾胶囊
枸橼酸铋钾胶囊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及酶对溃疡的侵袭;具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的作用,从而保护胃黏膜;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杀灭作用,因而可促进胃炎的愈合。
服用方法:一日4 次,前 3 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4粒于晚餐后 2 小时服用;或一日 2 次,早晚各服 2 粒。注意枸橼酸铋钾不可长期服用,另牛奶和抗酸药可干扰其吸收,不能同时服用。
9、吉法酯片
吉法酯片为金合欢乙酸香叶醇酯,能促进溃疡修复愈合,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促进黏液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扩张胃黏膜微循环,改善血流分布。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2片。
10、依卡倍特钠颗粒
依卡倍特钠颗粒可在胃部形成一层保护膜,对胃黏膜的覆盖作用不受胃内pH值变化的影响,并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
服用方法:成人一次1 袋,1 日 2 次(早餐后、就寝前)。
最后编辑于 2022-10-29 · 浏览 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