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升高200倍!患者竟毫无症状
查看病例
血凝仪提示病人D-二聚体>80mg/L!
难道是标本采集情况出了问题?
回忆整个过程,采血过程顺利,血量符合要求。
继续往下看,血凝仪结果提示:FDP只有2.5ug/ml…

一看这就有情况!日常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可以用来判断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的分解产物片段,而FDP则是纤维蛋白(原)的降解总产物。D-二聚体检测值应<FDP。
很显然,结果是有问题的。为了验证是否为假性结果,将D-二聚体和FDP稀释复测:

依然是D-二聚体>80,FDP<2.5。
现病史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温升高,最高约37.7℃,伴尿液浑浊、尿痛、后背疼痛等症状,无咳嗽、咳痰、流涕,无心慌、胸闷、四肢酸痛等症状。自服感冒灵颗粒,效果差,体温仍反复升高,最高达38℃,门诊以泌尿系感染收入住院。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现服用氨氯地平片、盐酸二甲双胍、硝酸异山梨酯片、丹参滴丸、阿托伐他汀,9年前植入一枚冠状支架。
患者为新入院病人,尚未进行住院治疗和用药。
综合分析
老年人+感染症状+冠心病史,患者可出现高凝状态,如果D-二聚体和FDP呈一定程度的升高,是符合病情的。但结合此患者的血常规、炎症指标的升高程度、肝肾功能及主诉病情(主要考虑泌尿系的感染)等,并不应该出现如此升高的D-二聚体,并且D-二聚体和FDP严重倒置。而经过原倍和稀释测试,基本可以排除FDP的假阴性。值班医生得到回复:此患者在其他市级三甲医院检测过D-二聚体多次,的确异常升高。病人家属自述之前在外院检测D-二聚体值为几十mg/L。尽管医生和病人都认可这个结果,但我们认为这个检测值一定存在干扰因素,是不准确的。
近一步查因
翻看D-二聚体试剂盒说明书可得:
【检测原理】当与含有D-二聚体的样本混合时,用单克隆抗体共价包被的聚乙烯颗粒凝集。D-二聚体交联的区域具有立体对称的结构,即单克隆抗体作用的抗原决定表位出现两次。因此,一个抗体有足够能力触发凝集反应,从而浊度的升高可以用比浊法检测。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病人样本可能含有嗜异性抗体,会在免疫性检测中起反应从而导致假性的升高或降低的结果。这种检测方法在设计时尽量降低嗜异性抗体的干扰,然而,不可能保证从病人标本中将所有干扰完全排除。
排除抗体干扰的处理
将病人标本和50mol/L的DTT溶液等比例混合,放置反应十分钟后上机检测。得到结果D-二聚体0.4mg/L,手动乘以2倍得到最终检测值为0.8mg/L,轻度升高。
经过重重抽丝剥茧的分析,终于真相大白,此样本D-二聚体被嗜异性抗体等干扰,出现了假阳性。

DTT排除抗体干扰的原理
蛋白质一般通过二硫键之间结合(重链和轻链之间连接),D-二聚体之间的连接是赖氨酸和乙酰乙酸之间的连接,DTT常常被用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还原,可用于阻止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之间所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因此DTT可以打破二硫键的连接而对DD之间的连接没有影响。
病人家属得知之前为假阳性干扰结果,表示非常感谢,解决了长久以来的担心及困扰。几天后再次复查,依然是初次D-二聚体升高:36mg/L,DTT纠正后真实结果为0.98mg/L。


最后编辑于 2022-11-01 · 浏览 2.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