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掌指关节绞锁




示指掌指关节绞锁,不能伸直

掌侧橘皮样改变,可判断发生了绞锁

手外科诊断学
屈曲功能正常,掌指关节背伸不能


手指掌指关节交锁 (locking of the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是一种突发的以掌指关节主动和被动伸/屈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
关节交锁既可发生于屈曲位,出现手指掌指关节伸直受限,也可发生于伸直位,出现掌指关节屈曲障碍。
临床上多表现为手指的突然不能伸或者不能屈,极易误诊。
掌指关节绞锁病因,多源自关节内部。侧副韧带、掌板与指骨基底,三者相互连接,形成一个 U 字形骨﹣纤维性结构一底是掌板和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两侧壁为固有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从三面包绕掌骨头。
这一 U 形结构体,包被了整个掌骨头关节面,并沿其滑动,成为掌指关节运动的基础,任一料绊 U 形结构体的病变,如掌骨头骨赘、关节内索条等,都可导致掌指关节运动突发障碍,即掌指关节绞锁。
掌骨头,掌宽背窄,掌背径长桡尺径短,远侧面较平坦,掌侧面较凸出;关节屈曲时侧副韧带紧张, U 形结构体与掌骨头关节面接触紧密,容易与掌骨头料绊,出现绞锁。

临床上,掌指关节绞锁,多发生于关节屈曲位,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掌指关节绞锁,虽有运动障碍,但 X 线平片检查,见不到远、近侧关节面不平行、相对区域减少等现象,是一种有别于脱位及半脱位的损伤。
掌指关节绞锁,根据病因,可分原发、退行性变和创伤性绞锁三类。需要注意的是,关节慢性损伤,如关节软骨剥脱、关节囊撕裂等,也可引发关节绞锁。按理来说,这类绞锁本属创伤性绞锁,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外伤史,损伤又轻微,难于被发现,常常被认作原发性绞锁。也就是说,部分原发性绞锁源于关节慢性损伤,与先天畸形无关联。
(ー)原发性掌指关节绞锁
多由关节先天畸形所致。目前已知的畸形有如下儿种:
1,掌骨头掌面桡侧纵行骨软骨睛与掌板内表浅的桡侧籽骨相互摩擦,致 U 形结构体前滑受阻。
2.掌骨头远、掌面交界处横行软骨峰致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滑动受阻。
3,关节内纤维束带①桥接在掌板籽骨和侧副韧带之间,关节伸直时紧张,使籽骨嵌压在掌骨头掌侧的凹陷内不能前移;②掌背向走行于桡侧关节囊内面,钩绊在掌骨头桡侧课突近侧,阻碍关节伸直。
4,关节内游离体常伴有中节短指骨畸形。游离体嵌塞于关节间隙内,阻碍关节屈曲运动。
5.掌板内面反折体/横行裂隙/膜状物钩绊于掌骨头课凸近侧,阻碍关节充分伸直。
6.掌板内血管瘤瘤体凸向关节内,嵌压在掌骨头掌侧凹陷内,造成关节伸直受限。 X 线侧位平片,可见掌骨头掌侧骨皮质有凹陷。
7.掌骨头桡侧课突过大桡侧副韧带或副侧副韧带料绊于其近侧,致关节背伸运动受限。副侧副韧带与掌骨课突料绊,往往与其慢性损伤、内面粗糙有关。
原发性绞锁多见于50岁以下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累及示指。
绞锁多是突然发生,无明确诱因。就诊前,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史和自行闭合解锁史。
除短指畸形外,其他畸形所致绞锁均发生在屈曲位,表现为掌指关节主、被动伸直运动受限,差90°~20°到0°位,而掌指关节屈曲、两指间关节屈﹣伸运动正常。有时,关节桡侧有局限性压痛。
X 线正位、前后斜位平片检查,可见第2掌骨头桡侧课突较大,有桡侧籽骨、关节内游离体和短指畸形存在。但不少病例 X 线平片检查无异常发现。体层摄影、 CT 及 MRI 检查,有助于诊断软骨及骨畸形及损伤。
原发性绞锁多发生于示指而少见于其他指,原因可能在于:
①示指掌板桡侧无掌深横韧带附着,只有尺侧附有韧带,位置较其他关节更偏向尺侧,饶侧副韧带与掌骨头桡侧课突接触更密切;
②第23掌骨头桡侧髁,尤其是第2掌骨,较其他掌骨更大,更凸出,进一步密切它与桡侧副韧带的接触(图7-27)。

(二)退行性掌指关节绞锁
多为关节炎继发破坏所致,例如:
1.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赘以及粗糙变形的关节面,常阻碍 U 形结构体滑动。
2,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品体沉积于韧带内,也可阻碍关节运动。
退行性绞锁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主要累及中指。绞锁发生突然,绝少能闭合解锁。掌指关节屈曲多正常,而主、被动伸直受限。个别病例,关节固定在某一位置,既不能伸,也不能屈。两指间关节屈﹣伸运动正常。 X 线平片检查,可见关节面不光滑、变形或有骨赘生成。
退行性绞锁多发生于中指,原因可能在于它最长,掌骨头最凸出,较其他手指承受更多的外力作用,更容易被磨损,出现骨关背炎(图7-28)。

(三)创伤性掌指关节绞锁
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如过度背伸、过度屈曲等。有时,也可发生于扭伤(震伤)之后。此型绞锁,既可在伤后急性发作,也可潜伏多时再缓慢而来。
1.创伤性绞锁的伤因
(1)关节囊撕裂:或料绊在掌骨头觀突近侧,或嵌人关节间隙之内,阻碍关节运动。
(2)掌板撕裂:嵌人关节间隙。
(3)关节内骨折:关节面不平整,与侧副韧带料绊;或嵌人关节间隙,阻碍关节运动。早期, X 线平片检查,可见折块及折线;晚期,只见关节面不平整、关节内游离体和骨缺损。
(4)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不规整。
2,症状:
创伤性绞锁关节有明显的活动痛和压痛,有时见局部肿胀。
关节,既可绞锁于屈曲位,伸直受限;也可绞锁在伸直位,屈曲不能。
X 线片检查,可见关节内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
X 线造影及 MR 检查,可见关节周边软组织损伤。
3,鉴别关节绞锁,属关节内病变所致的突发运动障碍,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多与手指运动过多有关,病程缓慢:掌指关节掌側疼痛及压疼,有时,可触及疼痛性结节,随手指屈伸运动而来回移动,并伴有弹响;指间关节屈(伸)运动障碍,掌指关节正常。
(2)指伸肌腱滑脱:多有外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掌指关节主动伸直有障碍,但可被动伸直。屈曲掌指关节,可见并能触及指伸肌腱滑进关节之间的凹沟内。急性滑脱者,关节背侧有局限性压疼。
(3)掌指关节脱位及半脱位:以拇指和示指多见。有明确的暴力史;关节肿、痛及压痛,畸形,运动受限; X 线平片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宽窄不一,远、近侧关节面错开不相对,或是相对区域减少。
4,治疗掌指关节绞锁,治疗方法有三:
(1)自然解锁:嘱患者正常活动,或同时予以物理治疗及按摩。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绞锁可自然解除。
此法成功率极低,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2)闭合解锁:原发性绞锁,多有自行闭合解锁经历,再次闭合解锁,成功率甚高。退行性、创伤性绞锁,
如果没有骨赘之类的结构,也可以试行闭合解锁。
屈曲位绞锁,关节背伸不能者,闭合解锁方法是:
①碘酒、酒精消毒关节周围皮肤
②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溶液3ml,于关节侧方或背侧方刺人,先于皮下注人,打起一个皮丘,然后再进人关节腔,注人,直至背侧关节囊膨隆起来:
③屈曲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向掌指关节终痛一侧偏斜并旋转近节手指桡侧疼痛,就桡偏和外旋手指:尺侧疼痛,就尺偏及内旋手指:
④旋转手指的同时,逐渐背伸掌指关节,听到弹响,绞锁即解除,关节运动恢复正常。
注射麻醉剂,一是镇痛,二是润潜,三是膨胀关节囊,减轻与掌骨头的接触。
关节屈曲好,背伸不能,提示 U 形结构体料绊于掌骨课突掌侧,屈曲掌指关节可缓解二者接触的压力。
侧偏及旋转手指,目的是放松侧副韧带,便于麻醉剂将二者分离开来。
背伸,是让 U 结构体滑过课突,解除绞锁。
操作虽简单,但要轻柔,以免引发新的损伤,如关节囊撕裂、骨赘骨折等。术后,无需制动,但禁忌过度屈曲掌指关节,因为 U 结构体在绞锁及解锁过程中必有损伤,过度屈曲有可能再次与掌骨课突料绊,发生绞锁。绞锁关节背伸正常,屈曲受限者,除了先背伸后屈曲掌指关节以外,其他步骤同上。当然,术后还禁忌过伸。心脏病、骨质疏松者慎用闭合解锁。
(3)切开解锁:病因不去除,即使闭合绞锁成功,日后仍有复发可能。多次复发者、闭合解锁失败者,可切开解锁:关节侧方或背侧方纵行或弧形切口,牵开指伸肌腱侧腱,显露固有侧副韧带及副侧副韧带,切断韧带或切开关节囊,切除骨性异常,如骨赘等,即可解除绞锁。术后,不需制动,手指正常活动。有学者主张切除侧副韧带,现在来看意义不大。从掌侧人路,切开掌板者,术后需用背伸阻挡支具制动:关节屈曲自由,但背伸不能超过10度。

掌侧切口
钝性分离显露掌指关节,注意保护双侧的血管神经束。可见第2掌骨头被嵌顿手指浅深屈肌腱和掌腱膜、关节囊掌侧纤维软骨板(掌板)、掌浅横韧带与蚯状肌之间。

切开掌浅韧带与掌板即可复位关节,检查确认关节内无任何组织卡压后彻底冲洗关节,缝合破裂的关节囊和掌板,缝合切口

术后将掌指关节制动功能位,制动范围不包括指间关节,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指间关节以避免肌腱粘连,3—4周后去除固定物后开始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注: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骨与关节损伤,部分内容来源于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
最后编辑于 2022-10-28 · 浏览 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