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每日一文】专家笔谈丨疫情之下,认识一下肠道微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 陈同辛
新冠肺炎(covid-19)走入人们的视线已经快三年了,此期间对该病涉及到许多医学专业名词或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至(试行第九版)》中,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都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何为肠道微生态?何为母乳低聚糖和益生元?
一、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到底是指什么呢?人类与微生物共生,微生物依赖于人类机体而生存,同样机体共生的微生物对于机体内坏境(包括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稳定)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肠道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细菌占据了绝大多数。肠道菌群非常庞大,如果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以细胞计算的话,约有37万亿个细胞,以基因计算的话,约有2.3万个人类编码基因;但是与人类机体共生的菌群就高达1500个不同菌种,以细胞计算的话,约有100万亿个细胞,以基因计算的话,大于300万非人类编码基因。这么庞大的细菌可以分为3类:一类我们称之为有害菌(或致病菌),顾名思义这类菌是可以导致疾病的;另一类我们称之为有益菌,即这类菌对机体是有益的,一方面体现在它们可以抑制有害菌繁殖,另一方面体现在它们或它们的代谢产物可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最后一类我们称之为中间菌,这类菌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无害的,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如免疫低下),这类菌就可以导致疾病。上述这3类菌就构成了微生态,鉴于肠道占有机体内的绝大所属菌群,故肠道微生态最为重要。肠道内的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这种平衡状态是以有益菌为优势的,有益菌一方面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另一方可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称之为肠道微生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导致或加重疾病。
虽然人体可自行调节微生态平衡,以避免微生态平衡的紊乱,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免疫低下(过度疲劳、婴幼儿、老年人、疾病等)时,机体调节能力就会下降,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就会被打乱,此时就需要使用微生态调节剂。微生态调节剂包括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共生元。
二、益生菌
益生菌是什么呢?它是活的微生物,作为食物的一部分,摄取足够的量可以对宿主的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其主要包括了两大类:即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益生菌在调节微生态平衡方面,主要是通过直接抑制和竞争抑制而实现的,前者是因为益生菌属于厌氧菌,有害菌多为需氧菌,益生菌繁殖可以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形成酸性坏境,从而抑制了有害菌生长;后者是益生菌可以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从而间接地抑制有害菌生长。除此之外,益生菌也对机体免疫发育和功能有着调节作用。但是益生菌种类繁多,其免疫调节作用属于特殊功效,具有菌株特异性,所谓特殊功效指的是不同的益生菌菌株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菌株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只有特定的菌株才可能具有这种作用。
三、母乳低聚糖(HMOs)和益生元
母乳低聚糖(HMOs)包含了不同的寡糖,它们的组成遵循一定规律,其结构的基本单位包括了5种单糖(包括半乳糖、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糖、海藻糖和唾液酸)。母乳低聚糖是一种在母乳中天然存在的益生元,能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优化肠道环境。HMOs最大特点是不易消化,并且具有潜在的健康益处。HMOs含有可被肠道菌群利用的成分,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肠道菌群,从而可促进机体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益生元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有功能作用的低聚糖。其由短链低聚半乳糖(scGOS)和长链多聚果糖(lcFOS)构成的益生元组合,前者是由乳糖经乳糖酶催化所得,后者是由菊苣中提取,然后再模拟母乳中不同比列的低聚糖特征(母乳低聚糖大部分为短链分子,小部分为长链分子)按照scGOS:lcFOS 为9:1组成。益生元有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含有益生元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其大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和组成与母乳接近;益生元可预防生命早期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另外益生元尚可调节免疫发育和预防过敏性疾病发生。
共生元即是特定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
【往期阅读推荐】
【答案已公布】您认为早期引入易过敏辅食会如何影响婴儿肠道发育?

最后编辑于 2022-10-25 · 浏览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