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总结分享

发布于 2022-10-23 · 浏览 2275 · 来自 iOS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img


img


总结与推荐

●简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和2型(DM2)是以骨骼肌无力和肌强直(表 1)、心脏传导异常、白内障及其他异常为特征的多系统性疾病(表 2)。

●遗传学–DM1是由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MPK)基因3'-端非翻译区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CTG)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导致的。DM2是由ZNF9(CNBP)基因内含子1中胞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CCTG)四核苷酸重复扩增导致的。

●病理生理学–虽然DM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明确,但其机制似乎涉及突变DM等位基因的转录子重复扩增导致的RNA毒性。

●流行病学–DM是欧洲血统成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

●临床特征和表型

•先天性DM1–先天型DM1以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特征,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儿童型DM1–儿童型DM1通常在10岁前发病。多数病例初始表现为认知和行为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患儿出现与严重成年起病型经典型DM1相似的肌肉症状和失能。

•经典型DM1–经典型DM1患者会在10-4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但不限于)骨骼肌和呼吸肌无力、肌强直、白内障、心律失常、白天睡眠过多(EDS)。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

•轻型DM1–轻型DM1以轻度肌无力、肌强直或白内障为特征。发病年龄在20-70岁之间,但通常在40岁之后。患者的期望寿命正常。

•DM2–DM2的发病年龄为十几岁至六十几岁,患者常表现为肌强直、肌无力或白内障。在多数病例中,以近端肌无力为主,尤其涉及骨盆带肌群。DM2的严重程度通常比经典型DM1轻。

●评估和诊断–对于具有特征性表现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一般可以做出DM的临床诊断。针对DMPK基因中CTG重复扩增的基因检测是确诊DM1的金标准。如果DM1检测结果呈阴性,可以检测ZNF9基因中的CCTG重复。如果在临床上尚未发现肌强直,或检查后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肌强直,肌电图检查通常可证实。

●鉴别诊断–遗传性远端肌病(不伴肌强直)的鉴别诊断包括一些远端型肌营养不良/肌病,例如遗传性包涵体肌病、Welander远端性肌病,以及肢带型肌营养不良R2型和R12型。

●治疗–目前没有可改变DM病情的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2-10-23 · 浏览 2275

1 16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