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验方
清肝丸
国家级名医李秀敏
【组成】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20g,生地120g,丹参200g,丹皮150g,栀子100g,凌霄花100g,益母草200g,香附100g,白芷60g。
【功效】清肝解郁,理气活血。
【主治】面部黄褐斑,属肝郁气滞,血热瘀结者。症见多以两颧部始发黄褐色斑,形似蝶状,或漫延至面颊、前额、鼻部及口唇周围;伴口苦,咽干,头晕,头痛,易怒,易惊,胁胀,纳差,太息,食后腹胀,失眠,多梦,善忘,月经不调、前后错期,经血块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日服3次,每次1丸。一般需服药3~6月。
【方解】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并加益母草、凌霄花以养血柔肝;柴胡、丹皮、丹参、栀子、香附清肝热、理气血,有逍遥之意;加白芷以引药上行,华颜面气血。诸药合用,共奏清肝解郁,理气活血之功。
【点评】黄褐斑是病因不甚明确,临床治疗也较为困难的皮肤病之一。李氏积多年临床经验、潜心研究黄褐斑的治疗,将其辨证分为肝郁型、肾虚型、脾虚型三种。对应制定了清肝丸(肝郁型黄褐斑)(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20g,生地120g,丹参200g、丹皮150g,栀子100g,凌霄花100g,益母草200g,香附100g,白芷60g,炼蜜为丸)、益阴丸(肾虚型黄褐斑)(菟丝子300g,女贞子300g,生地150g,熟地150g,丹皮150g,桑寄生300g,当归120g,旱莲草200g,鸡血藤200g,花粉120g,茯苓120g,炼蜜为丸)、实脾丸(脾虚性黄褐斑):(党参120g,白术100g,薏苡仁300g,冬瓜皮300g,木香100g,茯苓120g,生地120g,当归100g,鸡血藤200g,鸡内金100g,炼蜜为丸)
治疗,还配合同时使用化瘀丸、祛斑霜(当归30g、白芷30g、丹参30g、紫草30g等,经醇提浓缩,制成水包油型霜膏)。临床疗效显著,达85%以上。
【验案】张某某,女,41岁。患者3年前春季患病,右颧部有条形黄褐色斑块,逐渐扩大到双侧颧部、颞部。素有神经衰弱史,平时易怒,眠差,多梦,胸胁满闷,善太息。诊见舌质红,尖赤,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肝郁气滞,治以清肝活血,予“清肝丸”,每日3丸。服药2个月,斑色无变化,但烦急、失眠、多梦等症状明显减轻。继服1个月,斑色由深变浅,范围变小,直至完全消退。为巩固疗效,又服药半个月以巩固。
【名医简介】
李秀敏,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从师于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国际名医皮肤病专家马海德、中西医结合皮科专家张志礼以及著名皮科专家陈集舟教授、王光超教授。
最后编辑于 2022-10-21 · 浏览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