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同源-胡瑛君著




作者: 胡瑛君 著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5
版次: 1
ISBN: 9787515200866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8页
字数: 6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医易同源》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试图以五运六气作为切入点来揭开中医学神秘之面纱,探求中医学产生之根源,还中医学本来之面目。
- 一、《医易同源》的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的内容有:中医与易经的关系;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四季变化与伤寒、温病、脾胃的关系;药物药性的判断及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运、气”与药物药性的关系;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与组方原则;以及关于对中医的发展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思考。二、本书的后半部分别是: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运气”的运行规律推演出的六十年(一甲子)五运与六气的变化情况;年运与六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与疾病产生的关系以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 作者简介:
- 胡瑛君,北京人,祖籍河北省行唐县东霍同。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幼喜爱传统文化,曾学习过武术和气功,藉此渊源而学习祖传中医,经刻苦努力取得了国家中医从业资格。
- 目录:
- 第一章中医漫谈
- 一、天地运行法则与中医起源
- 二、天文、地理与人事
- 三、中医生理病理与心理之关系
- 四、中医营养养生与治疗之关系
- 五、中医与西医之异同
- 第二章医易同源
- 第一节易经与黄帝内经
- 一、易经、河图洛书以及大衍之数
- 二、干支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 三、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意义
- 四、二十八宿
- 五、一日可分为四时
- 六、手足与日月、阴阳的关系
- 七、四季与血脉经络的关系
- 八、四季与脉象
- 第二节太乙游宫与八卦
- 一、太乙游宫与八卦
- 二、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 三、八风致病
- 四、四时八风与人体
- 五、释疑解答
- 第三节天干与五运
- 一、天干与万物的关系
- 二、天干与五运
- 三、主运与客运
- 四、运气的变化
- 五、五音建运
- 六、五运与四时的关系
- 七、五运之气郁
- 八、五运太过、不及的治疗示范
- 第四节地支与六气
- 一、地支与万物的关系
- 二、六气的推求
- 三、六气的位置及主治
- 四、六气的运行
- 五、六气的有余与不足
- 六、胜复之气
- 七、邪气
- 第五节司天与在泉
- 一、地支与司天
- 二、司天在泉与间气
- 三、司天在泉之气的太过与不及
- 四、君火论
- 第六节六气正常与反常变化
- 一、四时正常气化的一般情况
- 二、六气司化的一般规律
- 三、六气所化的一般规律
- 四、六气德化的一般规律
- 五、气化功德的一般规律
- 六、六气施政的一般规律
- 七、六气行令的一般规律
- 八、六气变化失常的一般规律
- 第七节五运六气症候一览表
- 一、五运的症候
- 二、六气的症候
- 三、司天在泉的症候
- 四、胜复之气的症候
- 第八节传变与死候
- 一、疾病的传变
- 二、死亡的征候
- 第九节五运六气的运用
- 一、如何确立五运之间的关系
- 二、如何确立六气之间的关系
- 三、注意事项
- 第三章四季与疾病
- 第一节四季与伤寒
- 一、伤寒的病因、病机
- 二、寒邪之传变过程
- 三、六经病症
- 四、疾病的治疗与禁忌
- 五、伤寒用药之标准
- 第二节四季与温病
- 一、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 二、温病之传变
- 三、温病的病因病机
- 四、温病的病症
-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
- 第三节四季与脾胃
- 一、脾胃论
- 二、脾胃与四季之关系
- 三、脾胃之病因病机
- 四、五行之应用
- 五、脾胃病的治疗
- 第四章治疗原则
- 第一节人与自然
- 第二节治疗原则
- 一、五脏的治疗原则
- 二、标本的治疗原则
- 三、司天在泉致病的治疗原则
- 四、五运六气致病的治疗原则
- 五、主客气相胜致病的治疗原则
- 六、胜气复气致病的治疗原则
- 七、五味胜五气
- 八、疾病在内在外的治疗原则
- 九、内脏与体表相互影响的治疗原则
- 第三节用药法则
- 一、岁气与药性
- 二、药物的分类
- 三、制方原则
- 四、用药的基本原则
- 五、服药的法则
- 六、正治与反治
- 七、病瘥与胜毒
- 第五章预防与针刺
- 第一节疾病的预防
- 第二节针刺原则
- 一、瘟疫的预防与治疗
- 二、司天政令失常的刺法
- 三、岁气升降不得的刺法
- 四、岁气不退位的刺法
- 五、太过不及的针刺法则
- 六、十二脏器神气之刺法
- 七、神志失其常位之刺法
- 八、针刺禁忌
- 第三节诊病重点
- 第六章李东垣用药珍珠囊
- 一、制方之法
- 二、用药凡例
- 三、五脏主治药象
- 四、各经引药
- 五、五脏补泻
- 六、脏腑泻火之药
- 七、五味所用
- 八、用药生熟例
- 九、用药身梢例
- 十、用药丸散例
- 十一、药象气味主治法度
- 十二、药象气味主治心法
- 十三、珍珠囊药味口诀
- 十四、主治法象随证治病
- 十五、随证制方用药口诀
- 第七章治疗方药
- 证治方《三因极~病证方论》
- 风门
- 寒门
- 暑门
- 湿门
- 燥门
- 火门
- 风门
- 暑门
- 湿门
- 火门
- 燥门
- 寒门
最后编辑于 2022-10-20 · 浏览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