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发表SCI文章的几个小技巧

发布于 2022-10-18 · 浏览 979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0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文章不要太长,以1.5倍行距为标准的话,15-20页为宜,包括参考文献

文章太长的话,重点不够突出,审稿人看了半天,感觉仍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对读者而言,有谁愿意拜读犹如懒婆娘裹脚又臭又长的文章呢?至少我不愿意。一看到PDF格式超过20页的文章,我从不尝试完整读下去,因为太浪费时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就那么几处,不可能都是精华。

2.引言部分中,一定要交代清楚你的研究与他人不同的地方

即所谓的抓眼球策略,让人有一种强烈读下去的冲动。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难度了。以我的经历看,这部分重点要描述与众不同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劲地罗列他人的工作。

3. 方法部分,尽量采用国际主流方法

这个部分最简单了,没什么技巧可言,实事求是就是了。不过,有人喜欢跟风,说什么SPSS 过时了,大家都在采用R了。我且说,有必要吗?难道R软件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就比SPSS更准确吗?对一般科研人员而言,SPSS完全可以胜任数据分析的工作。况且,你习惯了用它,何必跟风去用R呢?在没有特殊统计分析的情况下,EXCEL都可以,何况SPSS呢。

4.结果部分,表格不要太多

只要把数据的结果能充分呈现给读者就可以了,没必要大动干戈,搜肠刮肚地绘制所谓的精美图表。当然,图表设计精美的话,会给人带来视觉享受。但对科研人员而言,这个享受估计效果不大,因为要追求视角的话,看个美国大片绝对比看几个漂亮的图表来得更直接,也更实惠。根据我发表的文章看,2-4个表足矣。

5.结论与讨论部分,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决不能呈现头重脚轻的格局

与别人研究结论一致的地方,蜻蜓点水几笔带过即可。关键是要对与别人结论不同的地方展开讨论,只要你能想到的或文献中看到的可能因素,尽可能罗列殆尽。这样,一方面彰显了你知识的渊博,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你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有谁在这个地方不肯出力,那就等着中枪吧。至于结论,2-3个足矣。如果你的一篇文章有十几个结论,那与你同行的研究人员岂不是早就下岗了?

最后编辑于 2022-10-18 · 浏览 979

1 23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