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原则和用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是指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或者生物效应不足,导致的以机体代谢和各系统功能低下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简称甲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怕冷水肿,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因为重症患者可因黏蛋白沉积而引起非凹陷性水肿,故又称作黏液性水肿。在胚胎期患儿可影响胎儿大脑以及身体发育,出生后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病。
治疗的原则
合理治疗取决于病因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治疗目标包括消除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以及使甲状腺功能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第一常用的药物为左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片。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服药。而一过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仅需短期服药。
第二黏液性水肿昏迷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严重并发症,临床除了有甲减的表现外,还有低体温、昏迷、休克等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生要积极抢救。
药物的应用。
第一,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将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提升到正常水平。
A左甲状腺素为人工合成的四碘甲腺原氨酸,剂量准确,不含有T3,在体内可稳定转化为T3发挥生物学作用。起始量为25~50微克每天,每4~8周测定甲状腺功能,如果T4仍低TSH高则增加25~50微克每天,直到T4以及tsh达到正常范围,然后保持此维持量,三个月后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适当的调整,左甲状腺素片的剂量。通常维持剂量在100~150微克每天。
注意事项,左甲状腺素片在体内的半衰期为7天左右,进入体内后逐渐转化成 T3而发挥作用。所以在调整剂量过程中监测时间不能太短,剂量稳定后,每6~12个月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就可以。左甲状腺素片与甲状腺片的大致等效剂量为左甲状腺素片100微克相当于甲状腺素片60毫克。老年人和或者伴有心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治疗剂量,宜从更小剂量开始,避免甲状腺激素增加过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悸以及心绞痛,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左甲状腺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剂量过大或者剂量增加过快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比如心悸、出汗等适当的减量或者停药数日即可恢复。
B甲状腺片,从动物甲状腺提取物,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素,但含有少量的T3。制作过程以及动物食物中的碘含量,均对二者之比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甲状腺片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相对不稳定。但是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是优点。甲状腺片的初始剂量为20~40毫克,每天每4~8周增加剂量10~20毫克,直到有效维持量。
注意事项,老年人和或伴有心脏病患者,应该从更小的剂量开始。由于甲状腺片中含有一定量的T3, T3不经转换而直接发挥作用,故对这类患者应该首选左甲状腺素。
C T3 T4复合制剂。国外上市的产品有T3T4复合制剂。产品名称为Liotrix,每一片含有50微克t4和12.5微克t3相当于60毫克的甲状腺素片。
第二黏液性水肿昏迷的药物治疗。
左甲状腺素痢疾静脉注射,首次剂量用300~500微克,以后每天用75~100微克,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由于三碘甲腺原氨酸不经转换发挥作用,所以开始的时候使用T3效果会更好,首次剂量10~20微克以后,每6小时用10微克,如果没有注射的进行,可以胃管用含有T3的片剂20~30微克每4~6小时一次,或者做甲状腺素片剂,剂量同注射。也可以用甲状腺片40~8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患者清醒之后改为口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第1天,使用氢化可以从100~200毫克每天静脉,滴注以后酌情应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去除病因,纠正休克并保温以及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最后编辑于 2022-10-15 · 浏览 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