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期)透析内瘘建立之“经验不够,超声来湊”

微信公众号: “陈医生谈肾内”
作者:科普chen医生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透析通路,维护好的内瘘,可以伴随患者终身,因此常作为首选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过去常说的“内瘘第一”,当然现在提倡以患者个体化的去选择通路的“患者第一”。无论如何变化,AVF的建立仍然是透析血管通路医生成长道路上需尽早掌握的的一项技术。

我们常说“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形容的就是对所在行业专家技艺高超的肯定。没有人天生就是专家,就像卖油翁中“唯手熟尔”,只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才会熟练掌握精通一门技术。

那对于刚开展透析内瘘手术的血透新人,这个手术技术的熟练掌握,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做的多了,成功的多了,自然经验就会越丰富,手术时间短,成功率还高。说着很容易的这个阶段,新人如何迈出第一步,同时又能保证自己内瘘手术的成功率呢??

我想说的是“经验不够,彩超来湊” ,当我们还没有练就出专家那双熟练的手,那就先找把趁手的兵器,就像大多数武侠小说中,怀着大侠梦想,初出茅庐的草根少年,在逆袭的道路上总会意外遇到一把绝世兵器。

对于内瘘新手,彩超就是我们的兵器。术者术前充分的彩超血管评估、描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首先学会自己操作彩超
初识超声机,尤其大机器上会有很多的按键,但不要被那么多的按键所迷惑,因为我们仅仅只是评估血管,实际需要用到的重要键就那几个,当然有个小的掌上超声操作会更加简单:
1.探头选择:大机器一般配备多个探头,学会选择切换我们需要的探头,我们评估血管需要选择的超声探头叫线阵探头;
2.探头标记:拿起超声探头的第一步要搞明白探头的mark点,分清屏幕左右;
3.调节屏幕深度键:外周的血管一般不会太深,一般调节在2.5~3.0cm;
4.调节焦点键,增益键:让你需要看的血管显示更加清晰;
5.手法:初握探头,往往静脉血管容易压扁,导致管腔内径测量不准确,要学会用小拇指支撑探头,我感觉像武侠剧里的“一阳指”;

6.打出血管横切和纵切:掌握探头横轴切面(冠状切面)和纵轴切面(矢状切面)。
二、学会评估血管的走形、内径
1.测量内容:


2、遇到静脉血管细的,测量管腔内径不达标的,可以束臂后再次测量内径,因为静脉血管是有充分扩张性的;
3、动脉作为流入道,评估很关键,有时候静脉很细,但是动脉内膜很好,管腔够粗,动脉够有劲,都是值得尝试的;
4、术者术前要清晰的明白,预选择手术切口位置周围血管分支情况,结扎重要分支,有分叉就有瓣膜,就像有路口就有红绿灯一样,避开预期会导致血管狭窄的路段等;
三、体表描记:
根据超声血管的走形,进行术前体表标记好,手术切口的确定,超声看到的位置在哪,打开后基本都在那
术前体表标记视频如下:


术前标记如下图

术中吻合后“呼呼”的震颤

手术成功,术后纱布覆盖

最后编辑于 2023-03-26 · 浏览 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