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顽固尿路感染,名医一方治愈

发布于 2022-10-11 · 浏览 129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已点赞

朱某,女,20岁。2011年8月16日,因乏力、腰酸2个月,伴食欲减退1周来我院就诊。该患2个月前因学习紧张、压力大等原因出现乏力、腰酸等症状,未予重视,近1周病情加重,出现食欲减退。

现症:乏力,进食后腹胀,纳差,腰酸不适,少腹拘急,大便干,2~3日一行,小便色黄,舌质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甲状腺无肿大,双眼睑无浮肿,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血压110/70mmHg,心率62次/分。心电图正常,尿常规白细胞计数4650/μL,细菌数742×105/mL。甲功、血糖正常。

中医诊断:淋证(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尿路感染。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通淋。

方药:土茯苓50g,白茅根30g,马齿苋20g,党参15g,蛇舌草30g,白头翁20g,黄芪30g,茯苓15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黄连15g,鸡内金15g,甘草5g,金银花15g,连翘20g。7剂,水煎服。

二诊:餐后腹胀消失,乏力、小便色黄、少腹拘急缓解,大便干,2~3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湿热之邪未尽,加大黄10g、通草10g。7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体力增加,食欲明显转佳,大便1~2日一行,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沉缓。尿常规正常。湿热之邪已尽,但正气未复,予扶正祛邪,健脾益肾中药巩固疗效。


按语

淋证的病机关键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脾关系密切。湿邪困脾,运化无力,故见乏力,进食后腹胀,纳差;腰为肾之府,湿热壅于腰部,经气不通,故见腰酸不适;湿热蕴结下焦,故见小便色黄;湿热壅遏,气机失宣,故见少腹拘急;热甚波及阳明,故见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

自拟清淋汤清热解毒通淋。以土茯苓、白茅根搜剔湿热毒邪,清热利湿为君;马齿苋、白头翁、白花蛇舌草、茯苓、泽泻、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为臣药;佐以清热解毒之金银花、连翘、黄连,清上、中焦之热;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随症加减:食后腹胀加鸡内金,乏力明显,加党参、黄芪,小便黄热加通草淡渗清降,引热下行。后期加入健脾益肾之品以扶正祛邪。

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肾移植和尿路畸形者,常规检查中发现者亦不少,并且症状不典型。本患湿热蕴结下焦为标,脾胃虚弱为本,中医辨证,针对病机,加减用药,效果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临床带教经典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宫晓燕 王健 冷炎主编)。

最后编辑于 2022-10-11 · 浏览 1292

5 12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