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中级备考笔记(3)——卵巢

🟠🟡🔴卵巢良性疾病——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又称卵巢瘤样病变,是一种囊性结构,并非真正的卵巢肿瘤。
❤️好发于绝经前妇女。
❤️属于分泌性囊肿,体积较小,多能自行消退。

❤️包括:黄体囊肿,黄素囊肿,滤泡囊肿,卵巢冠囊肿,巧克力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滤泡囊肿(卵泡囊肿)——卵巢的生理性囊肿,由于卵泡不成熟或成熟后不排卵,卵泡未破裂或闭锁,卵泡液潴留而形成囊肿。
①多发生于生育期,一般为多发,卵泡液潴留而成。
②多无临床症状,可自然吸收。
③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边缘清楚光滑,壁薄。
④体积较小,大小一般在3~5cm,最大不超过5cm。
⑤囊肿增大时,患侧有不适感。发生扭转或破裂发生内出血可引起急腹症。
……………………………………………
❤️黄体囊肿(黄体血肿)——系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妊娠黄体也可增大形成囊肿,一般在妊娠3个月可自然消失。
超声表现:
①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边缘清楚光滑,壁薄。
②大小一般在3~5cm,大者可达8cm或更大。
③囊周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高速低阻,流速为20cm/s左右,RI值在0.5左右,舒张期成分丰富。
……………………………………………
❤️黄素囊肿——
①病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hcg)刺激卵泡使之过度黄素化引起。
②常与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并发,多呈双侧性。
③超声表现:卵巢内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壁薄,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
内有多发纤细光带分割,呈多房性改变。
囊肿大小不一,一般为3~5cm或更大。

④临床上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多胎妊娠、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时。
……………………………………………
❤️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致。
一,超声表现:
(子宫多为正常大小)
①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轮廓清楚,包膜回声增强。
②卵巢内可见10个以上大小不等类圆形无回声,多数直径<5mm。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不能❤️直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
二,临床表现:
①多见于17~30岁女性。
②肥胖、多毛、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少部分表现为月经过多。
……………………………………………
❤️巧克力囊肿——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主要病理改变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和囊壁纤维化。
①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
②可合并子宫腺肌症。
③囊肿直径一般为5~6cm,囊内为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
④典型临床表现——痛经。
⑤是最常见的盆腔内膜异位症。
⑥典型情况下,陈旧性血液聚集在囊内形成咖啡色粘稠液体,似巧克力样,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⑦可发生不孕症和急腹症。
⑧80%病变累及一侧卵巢,累及双侧占50%。
⑨不能单凭卵巢囊肿内巧克力样液体就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卵巢囊肿发生内出血时,也可表现为巧克力样。
⑩卵巢“巧克力”囊肿,囊壁厚,内含较密光点似实性,内壁可有不规则高回声光团附着;
⑪囊壁上仅见少许血流信号,呈中等阻力(RI≈0.5)的低速(PSV≈15cm/s)血流频谱。
⑫囊内可见液平面,液面上方为清亮液,下方为密集光点。
⑬囊内无血流信号。

❤️超声表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壁厚,内壁不光滑。
囊肿形态及囊内结构多变,声像图类型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月经期——囊肿增大,无回声区内细小光点随体位移动。
❤️声像图分型:
(1)单纯囊肿型——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较清楚,壁厚,囊内少许光点回声。
(2)多囊型——多个圆形或不规则无回声区,其间有粗细不等的间隔光带回声,囊壁厚,内壁不光滑。
(3)囊内均匀光点型——囊肿为无回声区,其内充满均匀细小光点,囊壁厚,后壁毛糙。部分囊肿内呈“分层”征。
(4)囊内团块型——囊肿为无回声区,内散在细小光点回声,囊肿内有强回声光团且形态多变。
……………………………………………
🟠🟡🔴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囊性畸胎瘤:
①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
②肿瘤内容物由两个或三个胚层多种成熟组织构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包括皮肤、皮脂腺、毛发、牙齿、神经组织;也可见中胚层的脂肪、软骨等;极少有内胚层组织。
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育龄期的年轻女性。
④不影响月经和妊娠。
⑤肿瘤多发生于单侧,直径5~6cm,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单房。
⑥血流特征:少许或无血流信号。
⑦成熟畸胎瘤(良性)的恶变率为2%~4%,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⑧特异性超声征象:
❤️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强回声分界线,上方为脂,呈均匀密集细小光点,下方为液,呈无回声区。
❤️面团征——肿瘤无回声区内的光团回声,边缘清楚,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发脂裹成的团块所致。
❤️瀑布征——肿瘤内的毛发与油脂物松散结合未构成团块,声像图上呈表面回声强,后方回声渐次减弱,而且反射活跃似瀑布状。
❤️雪花征(星花征)——其黏稠的油脂物质密集细小光点,并浮游于无回声区中,推动或加压时,弥散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壁立结节征——肿瘤囊壁可见隆起的结节状强回声,或呈乳头状,后可伴声影。
❤️多囊征——肿瘤的无回声区内可见到小囊,即囊中囊。
❤️杂乱结构征——由于囊内可含有牙齿、骨组织、钙化及油脂样物质,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区内可见明显增强的光点、光团、光斑,并伴有声衰减或声影,但肿块仍有完整的包膜回声。
❤️线条征——肿瘤无回声区内多条短线状强回声,平行排列,浮于其中,可随体位移动。当肿瘤内全为毛发所充满,且油脂物甚少时,则为鸟巢状,声像图表现为仅肿瘤前表面为增强回声或呈弧形强光带,后伴声影,肿瘤后壁及轮廓显示不清。

……………………………………………
🟠🟡🔴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①最常见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
②多为双侧,
③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两种。
④直径一般为5~10cm,单房或多房,壁甚薄,可伴有乳头状突起,囊液呈无回声。
⑤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囊壁内有大小不一的局限性光斑或乳头状光团突向囊内;乳头状突起之间常有强回声的砂样钙化。
……………………………………………
🟠🟡🔴卵巢良性肿瘤——黏液性囊腺瘤
①较浆液性囊腺瘤为少,多为单侧多房性。
②肿瘤体积较大,直径多在10cm以上,甚至巨大占满全腹。
③囊肿表面光滑,内含黏液性、胶冻状、藕糊状液体。
④少数囊壁合并有乳头状物,其主要特点是以隔为主,从少量隔到多量隔,呈多房性改变,房腔大小不一。
⑤囊肿破裂可引起腹膜种植。
……………………………………………
卵巢恶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癌——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0%,约30%伴有砂粒体。
❤️肿瘤较大,直径10~15cm,内多为囊、实性混合回声。
❤️肿瘤生长快,常伴有出血、坏死。

❤️超声表现:
①圆形或椭圆形,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囊壁不均匀增厚,外壁光滑,内壁不光滑,内壁多发乳头样高回声。
②有分隔时,隔膜厚且不均匀,可见乳头状强回声突入囊内或侵犯外壁。
③肿瘤内出血或有坏死脱落物时,囊内可见光点、光团回声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④晚期,肿瘤广泛转移,引起腹水。
……………………………………………
🟠🟡🔴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常只限于一侧;多由浆液性囊腺瘤演变而来。

❤️超声表现——
①肿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无回声肿块,边缘回声明显增厚且不规则。
②囊腔内有较多不规则增厚的间隔光带,腔内可见不均质回声点或团块,有增生的乳头状物。
③向周围浸润,囊壁增厚呈局限性结节或团块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多伴有腹水。
……………………………………………
🟠🟡🔴卵巢转移癌——多来自消化道和乳腺,占卵巢继发癌的80%,其次为子宫内膜原发肿瘤。
❤️约80%为双侧。
❤️超声表现:①双侧卵巢增大呈肾形或椭圆形,轮廓清楚,直径3~15cm。
②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呈弥漫性分布;或由印戒细胞分泌黏液形成囊性无回声区。
③肿瘤后方回声轻度衰减,瘤内有出血坏死时,局部呈不规则无回声区。
④多伴腹水。
……………………………………………
(完)

最后编辑于 2024-02-21 · 浏览 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