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中的作用
外泌体是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结构,在调节皮肤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外泌体传递细胞之间的信息物质,并负责运输细胞成分,如microRNAs, mRNA,脂质,代谢物和细胞表面蛋白质。大量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了外泌体对皮肤功能和疾病的贡献。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各种干细胞类型中已被广泛研究。它们的免疫调节和治疗功能大多与旁分泌作用有关。不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什么差异呢?

图1 外泌体细胞来源及其治疗领域
1,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上皮细胞增殖和纤维母细胞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分泌的激活,诱导皮肤伤口的再上皮化。间充质干细胞与间充质外泌体相比,尺寸更大。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适合将间充质干细胞的所有成分运输到靶向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它们可以作为完美的载体,将成分运送到目标组织,包括选定的基因、RNA、酶或药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hucMSCs外泌体被证实具有显著的伤口愈合能力,动物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治疗组的伤口愈合明显增强,伤口部位存在更多数量的细胞,且伤口的胶原沉积显著增加。这表明脐带MSC-EXO可以成为伤口愈合的替代疗法。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特异性微小RNA如miR-21,miR-23a,miR-125b和miR-145通过抑制TGF-β/ Smad2途径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可能提供一种策略来预防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瘢痕形成。此外,干细胞外泌体显示可抑制由 UVB 引起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减少活性氧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并增强细胞运动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光老化剂用于对抗皮肤老化。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 MSCs)具有多种分化潜力,由于AD- MSCs的大量存在,即使在非培养条件下,脂肪源性产物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再生特性,AD- MSCs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使其成为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2.表皮干细胞
在皮肤缺损大鼠模型中研究了EPSC衍生的外泌体(EPSC- Exos)对伤口愈合的贡献。EPSC- Exos增强了皮肤附属物、神经和血管的再生和胶原蛋白的分布。EPSC-外泌体表现出一些特异性的microRNAs,特别是miR-425-5p和miR-142-3p,通过降低真皮成纤维细胞中TGF- β1的表达来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总之,根据这些发现,EPSC-Exos是一种防止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新策略。
大量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外泌体皮肤疾病与皮肤健康美学中具有治疗潜力。目前国外已有多项外泌体药物步入临床研究阶段,国内也有多家企业进行了药物研发布局。相信外泌体药物会很快突破瓶颈,进入到临床应用中,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方案选择。
参考文献:
1.Kose O, Botsali A, Caliskan E. Role of exosomes in skin diseases. J Cosmet Dermatol. 2022 Aug;21(8):3219-3225. doi: 10.1111/jocd.15152. Epub 2022 Jun 26. PMID: 35686395.
2.Siqi Yin,* Cheng Ji,* Peipei Wu, Can Jin, and Hui Qian.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exosomes: bioactive ways of tissue injury repair[J].Am J Transl Res. 2019; 11(3): 1230–1240.
最后编辑于 2022-10-11 · 浏览 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