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的药理学

发布于 2022-10-09 · 浏览 2545 · 来自 iOS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1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儿童哮喘和皮肤过敏的治疗,在呼吸内科很少采用。组胺是引起过敏的主要炎性介质。在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组胺从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中释放出来与各组织靶细胞中的H1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反应。

采用抗组胺药物防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和哮喘,不仅有免疫与发病机制和免疫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第3代抗组胺药物具有作用强,药理作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抗过敏药物的药理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1抗组胺的作用。第二,拮抗其他炎性介质,比如抑制白三烯,还可以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五羟色胺和缓激肽等炎性介质。第三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比如酮替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特非那定等具有一定的肥大细胞膜保护作用。第四抑制上下呼吸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浸润和活化。第5抑制上下呼吸道内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反应。

img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545

3 31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