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超声中级备考笔记(2)——子宫疾病

发布于 2022-10-08 · 浏览 2143 · 来自 Android · IP 青海青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

❤️好发于绝经年龄妇女(非育龄期女性)。

❤️分为两型,雌激素依赖型,非雌激素依赖型。

❤️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

❤️超声表现——早期多无异常表现

中晚期癌表现:

①子宫体积增大,内膜增厚(绝经女性内膜厚度>4mm,育龄期女性内膜厚度>14mm),回声增强。

②内膜呈局灶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病灶呈弱回声或强弱不均杂乱回声,癌组织有坏死、出血时,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癌组织阻塞宫颈管时,可表现为宫腔积血、积脓

③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④病灶区血流频谱呈低阻特征(RI为0.4~0.6),动脉频谱舒张期成分丰富

⑤病变累及肌层时,局部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受累肌层血流信号增多

阴超——可准确检测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

❤️病灶呈高回声型、低回声型、高低回声不均型,可发生囊性变

❤️典型症状——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排液。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最常见部位——卵巢、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

❤️内异症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生物学行为上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浸润、转移、复发等

❤️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25~45岁女性多见。

❤️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

❤️典型特征——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症状——下腹痛和痛经(也有患者不痛经),不孕,性交不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经前期点滴出血等。无闭经发生。

❤️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诊断方法——腹腔镜检查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①是最常见的盆腔内膜异位症。

②典型情况下,陈旧性血液聚集在囊内形成咖啡色粘稠液体,似巧克力样,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③可发生不孕症和急腹症

80%病变累及一侧卵巢,累及双侧占50%。

⑤不能单凭卵巢囊肿内巧克力样液体就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卵巢囊肿发生内出血时,也可表现为巧克力样。

⑥卵巢“巧克力”囊肿,囊壁厚,内含较密光点似实性,内壁可有不规则高回声光团附着;囊壁上仅见少许血流信号,呈中等阻力(RI≈0.5)的低速(PSV≈15cm/s)血流频谱。

囊内可见液平面,液面上方为清亮液,下方为密集光点囊内无血流信号

……………………………………………

🟡🟠🔴子宫腺肌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分为内膜表面的功能层靠近肌层的基底层。由于缺乏黏膜下层,内膜基底层直接与肌层接触。基底层的内膜细胞增生,侵入到肌层,就是子宫腺肌病。

❤️好发于30~50岁经产妇,常合并子宫肌瘤和内异症

❤️子宫腺肌病属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有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

❤️体征——子宫均匀性增大,呈球形,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子宫肌壁显著增厚且质硬(无漩涡状结构),有压痛

❤️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称为子宫腺肌瘤,手术难以剥除。

❤️子宫腺肌瘤,边界模糊,无包膜,周边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手术难以剥除。💛子宫肌瘤,边界清楚,有假包膜,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手术易剥除

二者主要鉴别点——瘤体周边是否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43

6 31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