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中级备考笔记(1)——妇产部分
……………………………………………
❤️先兆流产——腹痛,阴道出血,但无妊娠物排出,宫口未开。可继续妊娠,也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难免流产——流产不可避免。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宫口已开。
❤️不全流产——妊娠物部分排出宫腔,剩余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宫口开,已排出一部分,剩余一部分。
❤️完全流产——妊娠物全部排出,阴道出血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宫口已关闭。
❤️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而滞留于宫腔内。早孕反应消失,子宫<停经周数。宫口未开。
❤️枯萎孕卵——空囊,无胚胎或仅见死亡的胚胎光条。

……………………………………………
❤️羊水过多——神经系统畸形、颌面部畸形、消化系统畸形
❤️羊水过少——泌尿系统畸形
……………………………………………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
❤️症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
❤️28周后(满28周才能诊断前置胎盘);
❤️28周前称为胎盘前置状态;
❤️高危因素——多次流产史,多孕产次,宫腔操作史,产褥感染史,高龄,剖宫产史,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妇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吸毒),子宫形态异常、28周前提示胎盘前置状态等;
❤️检查时,适度充盈膀胱(不能过度充盈)。
❤️完全性前置胎盘——完全覆盖
部分性前置胎盘——部分覆盖
边缘性前置胎盘——下缘达宫颈内口,但未超越宫颈内口。
低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距宫颈内口<2cm。

……………………………………………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腹痛,阴道出血。
❤️显性剥离——阴道出血
隐性剥离——无阴道出血。可形成子宫胎盘卒中。
❤️超声诊断的胎盘早剥多为——胎盘边缘出血
❤️胎盘出血分为——胎盘后、胎盘边缘、胎盘前出血(少见),前二者可导致胎盘早剥。
❤️病变开始于——底蜕膜,底蜕膜出血。
❤️胎盘剥离面积达1/3~1/2时,可出现胎死宫内。

……………………………………………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分为无蒂和有蒂。
❤️内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分界清楚,无变形。
❤️息肉与内膜分界清楚。
❤️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所致。
❤️非赘生性的局限性占位。
❤️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合并宫腔积液。
❤️息肉可表现为高回声型(多见)、低回声型、高低回声不均型,还可发生囊性变。

……………………………………………
🟡🟠🔴子宫肌瘤
❤️分类——分为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位于肌层内,最多,占总数的60%~70%。
❤️浆膜下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仅由浆膜层覆盖,占20%~30%。阔韧带肌瘤属于浆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表面由子宫内膜覆盖,最少,占5%~10%。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由子宫平滑肌+少量纤维组织组成。
❤️肌瘤具有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质地较韧。
❤️外表有一层假包膜(由肌瘤周围被压缩的肌纤维束和结缔组织束组成),该包膜与肌瘤间连接疏松,手术易剥出。
❤️子宫肌瘤边界清楚,有假包膜,以周边型供血为主,肌瘤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瘤边界模糊,无包膜,周边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
❤️多数为低回声(有实性部分,不会全为囊性部分),少数为高回声和等回声。
❤️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
❤️肌瘤继发变性:玻璃样变(最常见,又称透明变性)、脂肪变、囊性变、钙化、红色变性(妊娠期或产褥期)、肉瘤样变。
❤️肌瘤变性就是肌瘤失去了原有的典型结构。玻璃样变最常见,肌瘤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被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声像图表现为漩涡状结构消失,呈边界模糊的低回声区。
❤️黏膜下肌瘤——
①向宫腔内突入,因此导致内膜移位或变形。
②以低回声型常见,回声低于子宫肌层回声。
③蒂较长时,可突入宫颈管或阴道内,但是其蒂与子宫肌层相连,而不是与内膜相连。

④蒂部有供血血管,借此可判断肌瘤附着处。
⑤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之间有裂隙。
⑥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持续性阴道出血和不规则出血。
……………………………………………
最后编辑于 2024-02-21 · 浏览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