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dsley精神科处方指南(第14版)》学习笔记——丙戊酸盐的使用

机制:
丙戊酸能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分解代谢,减少花生四烯酸的周转,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从而改变突触可塑性,干扰细胞内信号,促进BDNF表达,降低蛋白激酶c水平。
适应症:
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丙戊酸钠对躁狂症的治疗有效,应答率为50%,治疗所需数量(NNT,需要治疗多少例患者才能治愈1个)为2-4。
急性躁狂患者血浆丙戊酸水平与治疗效果之间可能存在线性关联, <55mg/L时可能与安慰剂没有差异,而>94mg/L与强效有关(但证据较少)。维持期的最佳血浆水平尚不清楚,但很可能至少是50mg/L。
不良反应:
丙戊酸盐会引起胃刺激和高氨血症,而这两者都会导致恶心。
当起始剂量超过750毫克/天时,偶尔会出现嗜睡和精神错乱。
体重可能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当丙戊酸盐与氯氮平联合使用时。
丙戊酸钠在高达四分之一的患者中引起剂量相关的震颤。在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是意向性/姿势性震颤,但有非常小的比例发展为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的帕金森症;
停药后这些症状可逆转。
脱发(伴随着卷曲再生)和周围水肿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发育不良和胰腺炎也会发生。
丙戊酸钠可导致女性高雄激素血症,并与多囊卵巢的发生有关。
丙戊酸是一种主要的人类致畸剂。
丙戊酸很少引起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的幼儿风险最大。肝功能测试(LFTs)升高的患者,应进行临床评估,并检查其他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和凝血时间。
丙戊酸的许多副作用与剂量相关(血浆峰值水平相关),当血浆水平为100mg/L时,其频率和严重程度会增加。
丙戊酸盐和其他抗癫痫药物与自杀行为风险的增加有关,但这一发现在各研究中并不一致。抑郁症患者或服用另一种抗癫痫药物而增加患抑郁症风险的患者可能是一个风险较大的亚组。
注意丙戊酸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部分以酮体的形式排出,可能导致尿酮检测假阳性。
治疗前检查
NICE推荐基线全血计数(FBC)、肝功能指数(LFTs)和体重或BMI。
治疗过程中监测
NICE建议在6个月后重复FBC和LFTs,并监测身体质量指数(BMI)。
丙戊酸SPCs(产品特性摘要)建议在前6个月频繁地进行肝功能检查,如果酶水平异常,则测量白蛋白和凝血。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