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


那是体液中含量最高的离子,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钠离子主要功能包括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正常的生殖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调节酸碱平衡,由于钠离子是维持渗透压的重要离子,血钠发生变化时,细胞形态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肿胀和皱缩显著影响细胞功能。
血清钠的正常范围是135~145毫摩尔每升。当血钠小于135毫摩尔每升时,即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其发病率在15%~20%,尤其是老年患者。严重低钠血症可导致脑水肿和昏迷,而低钠血症纠正过快又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因此低钠血症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钠下降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即使有症状,这些症状也往往缺乏特异性,当血清钠小于120毫摩尔每升时,可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下降。严重的低钠血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模糊,抽搐和癫痫发作甚至昏迷。
体内钠主要来源于食物,正常成人钠每天的生理需要量6~12克。那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正常情况要肾小球每天滤过钠2万到4万毫摩尔,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被重吸收,25%的在髓袢升支粗段吸收,5%~7%在远端小管吸收,其余在集合管吸收。
肾脏对钠的排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由于肾脏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低钠血症很少是由摄入不足造成的。另有约10%的钠将胃肠道的皮肤排出,呕吐腹泻可以导致低钠血症。
血钠的调节主要通过激素来实现,体内的保钠激素,主要是醛固酮,是体内最主要的盐皮质激素,作用于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钠离子是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当细胞外渗透压要变化时,主要通过水分子移动调节水和钠之间的依赖关系密切。钠往哪里走,水往哪里流,形象地说明了钠和水的关系。
抗利尿激素,通过对水的调节影响血钠浓度。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室旁核和室上核分泌,注存在神经,垂体血浆渗透压,升高血压和血容量下降,应激以及皮质醇增加可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力尿激素主要作用于集合管增加其对水的渗透性,达到保水目的,结果是产生浓缩尿。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