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指南》摘要
本文发表于《2022年中国炎性肠病杂志》。
一、术前评估
手术指征
1、出血、穿孔、梗阻、狭窄、癌变、中毒性巨结肠保守治疗无效、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
2、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无效、反复、药物不良反应、肠外表现)。
3、急性重者溃疡型结肠炎(ASUC),保守治疗3-5d无效。
4、无法内镜下切除上皮内瘤变。
VTE的预防
1、低出血风险: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
2、高出血风险:机械及物理预防(弹力袜、充气加压、被动活动)。
手术时机
1、激素使用3 d无效时可进行挽救或转化治疗,或建议手术;
2、挽救或转化治疗5 ~ 7 d无效时推荐手术治疗;
3、转化治疗包括环孢素及生物制剂。
营养支持
包括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肠内明显优于肠外的方案治疗,但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二、手术方案及策略
-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
- 全结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
- 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IRA)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二期、三期、改良二期方案。

- 无法完成IPAA的情况下,可行永久性造瘘
- 急诊情况下,可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回肠末端至乙状结肠)。
直肠残端的处理方案
- 1、闭合(有破裂、粘连风险)
- 2、粘液瘘(髂窝、耻骨上、同回肠造瘘位置)
- 3、皮下闭合
直肠豁免型或炎症较轻可行IRA。
储袋的选择主要依靠手术医生的经验和选择(J型、S型、W型、D型、H型)
三、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肠粘连及肠梗阻
最常见,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有效。
2、腹腔脓肿
可选择引流治疗,必要时手术。
3、造口高排量(口排泄量大于2 L/d且持续3 d或3 d以上)
去除诱因、补液、止泻
4、储袋的相关并发症;
- 储袋出血:储袋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 h内。
- 内镜止血、药物灌肠、再次手术。
- 吻合口瘘:
- 吻合口修补、永久性造瘘、吻合口重建。
- 狭窄
- 首选内镜下扩张。
- 储袋炎
- 急性-抗生素治疗;慢性-抗生素+生物制剂;激素及美沙拉嗪治疗。
- 封口炎
- ATZ炎症复发,大部分内科保守治疗有效,必要时经肛门粘膜切除。
- 储袋恶变
- 储袋重建或永久性造口。
四、术后监测
1-2年复查内镜、CT及MR。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