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目标和用药

发布于 2022-09-30 · 浏览 4329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1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丛集性头痛 (CH) 是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TACs) 中的一种亚型,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治指南》针对丛集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我国丛集性头痛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关于CH的治疗目标和药物,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急性期治疗






治疗目的:快速缓解头痛,尽早终止急性期头痛发作。


急性期药物治疗


(1)曲普坦 (triptan) 类药物

曲普坦类药物为5-HT1B/1D 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利扎曲普坦、那拉曲坦、阿莫曲坦、夫罗曲坦等。其中舒马普坦和佐米曲普坦常用于CH 急性期治疗。根据目前国内曲普坦类药物现状,CH 急性发作推荐佐米曲普坦5 mg 或10 mg 喷鼻。


(2)吸氧

急性期尽早吸入6~15 L/min 的医用纯氧,大约15 分钟后头痛完全缓解。考虑其安全性,妊娠期和哺乳期病人急性期可首选吸氧治疗。


(3)利多卡因

在曲普坦和吸氧治疗均无效或有禁忌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可选用10% 利多卡因滴鼻,该方法较为安全,除可能引起鼻黏膜不适,其他不良反应尚未见报道。


(4)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对5-HT1B/1D 受体激动剂和氧气无反应或不耐受的病人可选用该治疗。


成人急性CH 发作治疗推荐见表3。

img



预防性治疗






治疗目的 预防性治疗目的为降低丛集期内的头痛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并提高急性期治疗的疗效。


预防性治疗药物


(1)维拉帕米

目前被认为是CH 预防性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维拉帕米的给药时间应为既往丛集期1.5 倍,用药后2~3周可达到最佳疗效。因维拉帕米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相对较高,治疗期间增加剂量前后应行心电图检查,服药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


(2)锂盐

对于维拉帕米治疗失败、不能获得维拉帕米或因为不良反应不能使用维拉帕米的病人,锂盐可作为预防性治疗二线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且目前国内备有此药物的医院较少。


(3)褪黑素

下丘脑与CH 的相关性及CH 发作的昼夜节律性,均支持褪黑素治疗的可行性。


(4)其他药物

托吡酯对CH 的预防性治疗证据尚不充足,仅在维拉帕米或锂盐治疗失败或无药时使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认知障碍、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肾结石病人禁用。


过渡性治疗






过渡性治疗目的及指征


过渡性治疗也称为短期预防性治疗或桥接治疗,由于预防性治疗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药物剂量才能有效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每日头痛频率≥ 2 次的高频发作病人,在预防性药物开始使用或增加剂量时可使用过渡性治疗,治疗周期通常持续不超过2周。


过渡性治疗的药物


(1)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对CH 的治疗可通过枕下注射或口服片剂。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部位的疼痛。长期口服皮质类固醇存在潜在的严重不良事件,仅推荐短期使用,使用方法为口服泼尼松每日1 mg/kg,连用3~5 天后逐渐减停。


(2)麦角胺

不良反应主要为软组织坏死、远端感觉异常和溃疡等。


CH 预防性及过渡治疗推荐见表4。

img


以上内容由医脉通临床指南摘自: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与感觉障碍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9):641-653.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329

回复70 1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