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地处理室性心律失常 (第一小节)


视频讲义:
总体来说:
心律失常的使用,在临床上主要是包括这样的四个问题?
1.需不需要用药:室早、室速、室颤
2.选择什么样的药物进行处理?
(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电除颤/复律)
对于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这种特别快的频率,甚至室扑、室颤的,肯定是首要的选择电复律的治疗。
3.如何使用(剂量多少?静脉/口服)
4.无效如何处理?有效如何维持?
一个室速的病人,用了胺碘酮之后,依然有室速的发作,应该换利多卡因,还是其它的处理方式。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在正确的药物使用前提,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心律失常是哪一种类型,它究竟是室早、室速、室颤。
具体在室速里面又分为很多种类型:这些类型搞的比较清楚的时候,我们使用药物才会有根据。而且会掌握一个度,我们不会说一个室早的病人,把胺碘酮用上去了。一个持续性的快速的室速,你还给它用胺碘酮。那这个时机就耽误了,你应该给它立即的电除颤。简单来说一个室性心律失常,我们应该怎样去分类。

简单来说一个室性心律失常分类:
室早:如果一个室早连续的发作>3个,叫做非持续性室速。
超过30s,30s之内没有持续加快的室速,我们就叫做非持续性室速。
>30s,我们叫做持续性室速。
除了时间之外,我还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形态和速度有一个不同的分类.
形态:单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除了形态多变之外,还有合并QT的延长,我们把这种叫做尖端扭转型室速。
室速发生之后呢?我们还要知道,室速发生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速度:100bpm以上我们才叫做室速,如果100bpm以下,我们叫做室性的加速性心律。如果这是因为心律太慢了引起来的,我们叫做室性的异博。所以说同样是心室起源的冲动,不同的频率,我们对于它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大于100bpm我们叫做室速,如果是大于230bpm,我们叫做一种非常恶性的心律失常。这样的频率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会引起一个室颤的蜕变,230bpm,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一个节点。
血流动力学:稳定/不稳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不稳定的,我们就是要电除颤,但是实际上在临床上面,我们知道不稳定的需要电除颤,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好把握。后面会有很多的病例分享给大家思考。
比如:一个病人血压90mmhg左右,你觉得它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又比方说,一个人的室速已经很快了,你还要先量个血压,再决定要不要电除颤吗?这个肯定不是。
你看到这个频率已经很快,这个人已经有很多的伴随症状,意识不是很好,已经有严重的胸闷、气促、等症状的时候,你应该第一时间选择电除颤,而不是先量个血压,量个血压1分钟过去了,这个病人蜕变为室颤,那你治疗的时机应该是有所延误了。
那除了这些特征之外:
对于一个室速的描述,包括时间、形态、血流动力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决定了,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药物?
比如是一个器质性的,我们用胺碘酮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我们用Ic类的,比如普罗帕酮,有可能会增加死亡率。有可能会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非器质性(如维拉帕米敏性的室速)
遗传性离子通道病
室扑/室颤
室早—非持续性室速—单型性持续性室速—多型性持续性室速—室颤
从这个室早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增多,以及这个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图,室早,三个室早一起(非持续性室速),超过30s叫做持续性室速,形态从单一的变成多形态的,血流动力学的风险会更大。就是说一个单型性室速和多型性室速,同样都是180次/分,单型性室速的血压可能还很好,多型性室速血压可能就没有了。
从这样的一个演变的过程,我们无非是观察,尤其室速里面,比如一些室早、非持续性室速都可以观察,药物又分为β受体阻滞剂,虽然它的效果不是那么强,能够改善预后,很多的室性心律失常基石的药物。
大家想到它,先用它,然后下一步再想怎么办?是加胺碘酮,还是利多卡因。然后除了药物,最后保底的,救命的就是电复律。电复律我们必须要掌握时机。尽量做到这个病人,需要电复律的,我们需要尽快做到。对于这个时机越早的话,它的成功率是越高的。对于那些暂时不需要电复律的,我们可以先选择药物进行复律。
不同的心律失常,我们怎么做临床的决策。
室早:
首选给大家讲室早,首选给大家分享一些数据。这数据对于大家理解室早非常的重要。
这个室早呢?在正常的人里面是很常见的,见于50%的正常人,75岁以上90%有室早。
既然室早这么常见,究竟哪些人是需要治疗的,那么我们怎么去判断这个室早像不像病理性的。要不要治疗?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内容。在2017年CC指南里面,数量越多,它的室早的可能性越大,几十个室早应该是不需要治疗,但是多少个室早才是称之为多,这里有一个数值:大于360个/24h,我们觉得它是有问题的。你需要做两个事情,一个是它为什么有那么多个室早,你需要搞清楚,它有没有心肌病,它有没有心脏结构的异常,你要做心脏彩超,第二个你要排查这个人有没有心肌缺血,冠心病,你可以做心电图,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给它做冠脉造影。
那么除了数量之外呢?形态:多源、多形、肯定比单形的危险程度更大,尤其是这种RonT,就是室早打在了T波起始的20~30s这样的一个部位。刚好是T波尖尖,偏前一点,这样的部位。心室刚刚是复极的状态,它刚刚做这个事情,还没做完,刚刚做了一半,你一个室早打进去,它很容易就会诱发室速的发作。
至于要不要治疗?
对于室早来说,最关键的还是看有没有症状?有症状的可以考虑治疗?没有症状的,我们根据其它的情况结合来判断。
有一种情况,这个室早很多,超过总心搏10~25%,我们一天心脏的搏动次数在10万次左右,也就是室早超过一万次,长期的这种心室搏动不同步,室早性的心肌病,这种情况下,你要考虑怎么治疗,你是需要用β受体阻滞剂,还是射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还会有病例和大家分享。
那除此以外呢?
比如上面的提到的数量大于360个/24h,RonT的问题,都是可以作为我们室早治疗的依据。
是决定你要不要去干预它。
这里提出来一个问题?
在临床上是不是所有的Ron T是不是都很危险?
但是实际上它专门Ron T的评分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它才有意义,对于普通人来说,单纯的Ron T的人,不代表它的风险会增高,不代表你一定要去处理。
当我们沉迷于医学知识海洋的时候,错综复杂的医学知识,往往让我们止步前行,试着换一种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遨游于丁香园公开课,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我总结的方法就是先听课,然后制作课件,最后录制。
视频内容来源于丁香园公开课:
麦老师
值班必备:心血管常见用药大全
最后编辑于 2022-09-30 · 浏览 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