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师妹才入学就发了一篇横断面研究,秘籍原来是这个!

发布于 2022-09-21 · 浏览 323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丁香园曾经对「护士发文章」这一主题做过一次小范围调研,结果显示,有 80% 的护士表示自己有强烈的发文章需求。由此可见,我国护士群体对科研的需求日益强烈。

环顾四周,身边的师姐师妹们都渴望尽早发表文章、完成学业、实现晋升。然而护理群体人数众多,科研课题又大多是横断面研究 [1],写的人那么多,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呢?

师妹才入学就发表了一篇横断面研究的中文核心,让人羡慕不已,我连忙向师妹取经,才发现,原来啊,师妹有这个秘籍——STROBE 清单!

横断面研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描述所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

横断面研究看似简单,仅收集当时所得的资料,但是越简单的研究,其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偏倚等越是要控制好,才能保证研究的内外部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

因此,为了控制横断面研究的质量,一个由方法学家、研究者和编辑组成的 STROBE 工作小组制定了 STROBE 清单 [2],为横断面研究进行质量把关。

因此,拥有了 STROBE 清单,就等于拥有了横断面研究的中文北大核心论文的书写秘籍。

秘籍有了,文章还会远吗?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秘籍」的具体内容,我将结合横断面研究论文《经验性回避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来进行举例介绍。

下图为 STROBE 清单具体条目——


img
img

图片来源:STROBE 清单截图


一、标题与摘要


条目 1:

①题目或摘要中要有常用专业术语表述研究设计

②摘要内容要丰富, 并且能准确流畅地表述研究中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①题目或摘要中要有常用专业术语,例如「横断面调查」、「现况研究」、「相关性研究」、「中介分析」等显目字眼,以便研究者一眼即可判断出该研究的研究类型。

例如该论文 [3] 题为「经验性回避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凸显了「中介分析」显目字眼。

摘要内容要丰富, 可采用结构化格式,如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为提纲,准确流畅地表述研究中做了什么,所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是什么,发现了什么,研究结果及结论是什么。


二、前言


条目 2(背景/原理):

对所报告的研究背景和原理进行解释

此条目主要是概括研究主题,阐释背景和原理,向读者交代研究的相关综述,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研究知识和导读信息。


例如某论文交代了经验性回避、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又根据 Fishcher 多维压力理论模型,交代了三者间可能存在中介效应的原理分析。


条目 3(目标):

阐明研究目标, 包括任何预先确定的假设


此条目主要是要清晰阐述研究目标。明确清晰地阐述研究目标,即使是预期的研究假设也要交代清楚,否则论文主题不明确,就像一盘散沙。

例如该论文 [3] 交代了「故本研究假设情绪智力对心理弹性产生直接效应,情绪智力通过经验性回避对心理弹性产生间接效应。本研究旨在验证以上假设,以期为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依据与参考」。


三、方法


条目 4(研究设计):

在论文中较早陈述研究设计的要素


研究设计是一篇论文成型的前提,研究设计的好坏决定着论文质量的好坏。因此需要在方法部分写明研究设计要素,如调查人群、时间等,以便读者能尽快理解整个研究的基础要素是什么。

例如该论文 [3] 在方法部分交代了其在 2021 年 2-5 月选取了 662 名护理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交代了调查人群和时间。


条目 5(研究现场):

描述研究现场、具体场所和相关时间范围 (包括研究对象征集、暴露、随访和数据收集时间)


由于环境和治疗等暴露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方法本身也会随时间更新。

因此应清楚描述研究开展的场所、研究对象来源地以及抽样、招募研究对象时的时间范围,以便读者充分考虑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评价研究结果的外推行和合理性。

此条目也属于研究设计的一部分,故与条目 4 有部分重合。

例如该论文 [3] 交代了其在 2021 年 2-5 月选取了我国 19 个省、3 个直辖市、1 个自治区护理硕士研究生 662 名为研究对象,交代了研究对象来源地以及抽样研究对象时的时间范围。


条目 6(研究对象):

描述选择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源人群和选择方法


需要报告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来源和选择方法,以提示研究人群的代表性。

例如该论文 [3] 交代了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了我国 19 个省、3 个直辖市、1 个自治区护理硕士研究生 662 名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在读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躯体或精神症状。报告了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来源和选择方法。


条目 7(研究变量):

明确定义结局、暴露、预测因子、潜在的混杂因子和效应修饰因子 (如果可能,给出诊断标准)


研究变量是组成论文的重要部分,该部分纳入的因子是否全面细致决定论文结果的可推广性,故应明确包含的各种变量。

例如某论文交代了纳入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涉及的各个量表。


条目 8(数据来源/测量):

对每个关心的变量, 描述其数据来源和详细的判定 (测量) 方法 (如果有多组, 还应描述各组之间判定方法的可比性)


数据来源是保证研究准确性的重要步骤,故应明确数据来源的详细内容。

例如该论文 [3] 描述心理弹性由 Connor 与 Davidson 编制,Yu 和 Zhang 对其进行汉化,量表包括自强、坚韧、乐观 3 个维度,共 25 个条目。

该论文中写道:使用 Likert 5 点评分法,从「完全不这样」到「完全这样」分别赋值 0~4 分,得分范围为 0~100 分,总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弹性水平越强,本研究中测得总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96。

这样清晰描述了其数据来源和详细的判定方法,并交代了信度。


条目 9(偏倚):

描述和解释潜在偏倚的过程


论文若存在偏倚,会导致研究结果系统性偏离真实值,导致研究可信度下降。

因此要如实详尽报道研究中所涉及的偏倚信息,研究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偏倚的影响。例如该论文 [3] 描述其采用统一指导语来避免不同的解释带来的偏倚。


条目 10(样本大小):

解释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


样本量的大小与研究所得的结果精确度有关,因此需要报告样本量相关的信息,明确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例如该论文 [3] 根据影响因素研究样本量原则,样本量至少为调查变量数(本研究变量数共 18 项)的 5-10 倍,考虑 10%~15% 的失访率,故本研究样本量约需 99~207 例。 


条目 11(计量变量):

解释分析中如何处理计量变量 (如果可能,描述怎样选择分组及分组原因)


计量变量是支撑横断面研究的重要基础,应报告计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如定量测量的暴露、效应修正因子和混杂因素等。

例如该论文 [3] 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条目 12(统计学方法):

①描述所有统计学方法, 包括控制混杂方法。

②描述亚组和交互作用检查方法。③描述缺失值处理方法。

④如果可能,描述根据抽样策略确定的统计方法。⑤描述敏感度分析


应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研究中所涉及的全部统计方法(包括控制混杂的方法),完整地描述变量 。

如果涉及亚组分类,应提供关于亚组分析设定、组间效果比较、交互作用推断的依据信息。

如果存在缺失值,应该报告数据的缺失情况及处理措施。抽样策略不同,其统计方法可能存在差别,故应报告对应的适用于该抽样策略的统计方法以便保证效应精度。

如果研究需分析敏感度,应将研究中所涉及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及策略进行详尽的介绍。


四、结果 


条目 13(研究对象):

①报告研究的各个阶段研究对象的数量;

②描述各个阶段研究对象未能参与的原因;③考虑使用流程图


应详细报告各个阶段纳入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的人数,如果研究期间存在研究对象脱落,应详细描述未能参与的原因,以便读者判断研究人群是否能够代表目标人群,避免影响研究结果的精度,导致引入偏倚。

相比文字,使用流程图能更加清晰地表达信息,故可用流程图表述各个步骤数量。


条目 14(描述性资料):

①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 (如人口学、临床和社会特征) 以及关于暴露和潜在混杂因子的信息;

②指出每个关心的变量有缺失值的研究对象数目


报告描述性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特征(如人口学、临床和社会特征)、关于暴露和潜在混杂因素的信息(包括是否或如何进行了测量)以及在关心的变量上存在缺失数据的人数。

这些描述均有助于读者对结果有效性和可推广性做出判断。


条目 15(结局资料):

报告结局事件的数量或总结暴露的测量结果


结局资料是数据的核心信息,因此需要报告结局事件的数量或总结暴露的测量结果。例如该论文 [3] 报告了 662 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各量表的得分情况和相关分析情况。


条目 16(主要结果):

①给出未校正的和校正混杂因子的关联强度估计值和精确度 (如 95%CI) , 阐明根据哪些混杂因子进行调整以及选择这些因子的原因。

②当对连续性变量分组时报告分组界值。

③如果有关联,可将有意义时期内的相对危险度转换成绝对危险度


该部分是保证研究结果的精度。作者应对所有关注的、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解释,并说明在统计模型中纳入或排除变量的标准,以及选择这些混杂因素的原因。

对连续变量进行分组时需报告分组界值,如用百分位数分类。许多情况下绝对危险度更有意义,建议在得到暴露与疾病关联结果时,将相对危险度转化为绝对危险度。保证数据精确测量。


条目 17(其他分析):

报告进行的其他分析, 如亚组和交互作用分析及敏感度分析


如果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等,应注意明确哪些亚组分析是预先确定的,哪些是受数据驱使的,以便读者判断是否存在多重性分析问题。

针对交互作用,建议作者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各暴露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及其置信区间,便于评价加法交互作用和乘法交互作用。明确敏感性分析中不同选择、缺失值或偏倚对结果稳健性的影响。


五、讨论


条目 18(重要结果):

概括与研究假设有关的重要结果


讨论应紧扣结果进行,故应将研究的主要结果加以概括总结,帮助读者评价与分析。

例如该论文 [3] 描述因此经验性回避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支持了 Fishcher 等提出的多维压力理论模型,即经验性回避能够作为中间变量在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条目 19(局限性):

结合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来源,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讨论潜在偏倚的方向和大小


局限性讨论是论文报告中的必要部分,局限性讨论可为本次研究总结经验,也可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故应详细分析讨论。

例如该论文 [3] 描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为方便抽样,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故样本量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不能很好地代表护理硕士研究生的现状情况。


条目 20(解释):

结合研究目的、局限性、多因素分析、类似研究结果和其他相关证据,谨慎给出一个总体的结果解释


该条目需结合各种证据支持给出总体的结果解释,这是避免「一家之言」,通过多方证据可避免结果的片面性,以给出谨慎的解释。


条目 21(可推广性):

讨论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外推有效性)


可推广性指研究结果能够被应用到其他情境的程度。作为研究最清晰者,讨论可推广性,可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延伸思路,充分思考外推的可能性。


六、其他信息


条目 22(资助):

给出当前研究的资助来源和资助者 (如果可能,给出原始研究的资助情况)


应列出研究的资助来源和资助者,避免因资助产生的利益冲突,从而直接影响研究设计、结果和发表等问题。例如该论文 [3] 介绍了资助课题为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

综上,本次横断面研究的中文北大核心论文的书写秘籍就到此结束啦,部分内容晦涩难懂,但是极为重要,是我们书写的「规范性指南」。

小伙伴们在后期书写过程中可对照本「秘籍」反复思考、反复深挖,将该规范应用地淋漓尽致,到时候还怕没有文章吗?加油吧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235

1 88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