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免费直播 | 基于同源介导修复的 CRISPR 基因编辑应用新进展

发布于 2022-09-20 · 浏览 1170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3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基因编辑,指的是利用各种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细胞或者生物体的基因组 DNA 序列进行永久性的改变。

从 2013 年 CRISPR-Cas9 系统开始应用于哺乳动物,CRISPR 技术就以其高效率、易操作和低成本的优势,快速推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也正因为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其发明者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成功斩获了 2020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日常应用工具,许多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都会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中用到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基于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y directed repair,HDR)的 CRISPR 基因编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又不得不面对由于脱靶效应、编辑效率低等原因而导致实验难以推进的困扰。

为了给在 CRISPR 实验流程中脱靶效应、编辑效率低等技术瓶颈而苦恼的科研工作者们带来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案,IDT 埃德特邀请到中科院动物所周琪院士课题组的王晨鑫老师、以及 IDT 首席技术专家王丙寅老师,两位老师将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家的基因组编辑实验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应用工具和更为开阔的实验思路。

本次「基于同源介导修复的 CRISPR 基因编辑应用新进展」专题网络研讨会,拟于 2022 年 9 月 28 日(周二)19:00~20:30 在线直播,期待各位师生同仁拨冗参加会议,深入交流。 

img

扫码立即报名,观看直播还有机会获得惊喜礼品!

→报名入口

嘉宾介绍:

img

姓名:王晨鑫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演讲主题:ssODN 在 CRISPR 介导的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个人介绍:

王晨鑫博士及博士后期间一直从事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研究与基因编辑工具开发,致力于高效大片段基因整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 Rbm14 基因在干细胞基因组 DNA 损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2)开发出基于供体载体富集的外源基因整合技术;3)开发出基于单链微同源臂的外源基因整合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 Cell Proliferation 等杂志,申请专利两项。

img

姓名:王丙寅

单位:IDT 埃德特 Application Manager

演讲主题:CRISPR 基因编辑介导的长片段插入整体解决方案

个人介绍:

王丙寅博士于 2015 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博士学位,加入 IDT 后,曾先后于美国总部和中国区分公司担任应用科学家,市场发展经理和商务拓展经理,负责 IDT 多条基因组学产品线的应用支持、产品管理和市场推广工作。

现任埃德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经理,负责中国区域 IDT 全线产品的应用开发,产品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

观看直播还有机会拿好礼,赶快预约报名吧!

→报名入口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70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