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谜底揭晓 | 头痛伴抽搐。

发布于 2022-09-19 · 浏览 1766 · IP 黑龙江黑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石南419 推荐

病例回顾:病例分享|头痛伴抽搐。该篇文章中隐去了一个重要信息,但仍有不少人给出了正确的诊断。首先说那个被隐去的重要信息:脑脊液脱落细胞学可见异型细胞。

再说答案:脑膜癌病

什么是脑膜癌病?

脑膜癌病,又称癌性脑膜炎,泛指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软脑脊膜与蛛网膜下而引起的疾病;狭义的脑膜癌病是指恶性上皮源肿瘤(癌症)的软脑膜转移。

脑膜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多呈亚急性或者急性起病。以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可以合并脑实质、颅神经和脊髓神经根受累,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img

表1来源于《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2021》


腰穿脑脊液变化。

脑脊液一般性检查:颅压升高最常见(> 200 mmH2O),多数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升高或者正常,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降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细胞形态学特征是判断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肿瘤细胞的特点包括:

(1)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变或不规则;

(2)肿瘤细胞核大,胞质少;

(3)核形态多变,有分叶,芽痕畸形怪状等恶性征象;

(4)染色质增多,颗粒粗糙、嗜碱性,着色呈蓝色或深蓝色;

(5)核分裂活跃,有异常有丝分裂,不对称,有的呈丝状分裂;

(6)胞质有色素颗粒,大的特殊空泡形成;

(7)核仁明显,呈多形性,占染色质大部分;

(8)核膜增厚,边缘有据齿状压痕和磨损,有近似裸核细胞;

(9)细胞与细胞间关系,排列不整,呈簇出现,细胞和细胞核大小不一。

因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每种肿瘤细胞还具备其各自的特征,例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黑色素瘤、腮腺癌、卵巢癌、胰腺癌、鼻咽癌等。

脑膜癌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增强核磁共振是影像学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表现包括:

(1)软脑(脊)膜弥漫性或者多发性增厚伴强化;

(2)软脑(脊)膜局部结节状强化;

(3)多发颅神经根和(或)多发脊神经根增粗伴强 化;

(4)脑积水;

(5)也可以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和脑梗死等的影像学改变。

脑膜癌病很少与脑实质转移同时出现,可能与两种转移形式的途径与机制不同有关。但应注意的是,颅内感染性疾病(结核、真菌或细菌感染)、结节病、自发性低颅压、头颅外伤、颅脑手术等疾病的患者行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时,也可能出现脑膜的线型强化。

img


脑膜癌病如何诊断?

脑脊液细胞学肿瘤细胞阳性;或者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目标细胞的肿瘤标记物阳性。

诊断脑膜癌病后怎样治疗?

目前脑膜癌病的治疗效果不佳,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较大,并且无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其中化疗又包括全身化疗和鞘内化疗。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获益,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态、原发灶情况及先前抗肿瘤治疗的敏感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脑膜癌病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1):755-758.

[2]林佳才,伍思婷,石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03):216-220.

[3]米芳,李小波,田晓甲,贾宏阁.脑膜癌病的临床及脑脊液细胞学特征[J].肿瘤学杂志,2016,22(02):134-138.

最后编辑于 2022-09-20 · 浏览 1766

1 16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