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补液,掌握这个技巧就够了!
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其中占比 90% 的是由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轻中度脱水,并不需要静脉补液,完全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
因此,只要掌握 ORS 的用法,你就能轻松解决 90% 脱水补液治疗。

01. 怎么选 ORS ?
我国目前常用的 ORS 有 3 种,分别为 ORS Ⅰ、ORS Ⅱ 和 ORS Ⅲ。
其中,ORS Ⅰ 和 ORS Ⅱ 的 Na+ 渗透压约为 90 mmol/L,而儿童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Na+ 的丢失量通常在 55~60 mmol/L。因此,过多服用 ORS Ⅰ 和 ORS Ⅱ 易造成高血钠症。
ORS Ⅲ 的 Na+ 渗透压则更接近病毒性肠炎患者生理情况,在低渗的同时保证了钠:葡萄糖 = 1:1 的比例,更有利于水钠吸收。此外,有研究表明,ORS Ⅲ 可减少约 30% 的呕吐次数,20% 的粪便量,能有效缓解病情。
所以,病毒性肠炎口服补液,应该选择ORS Ⅲ。

图源:soogif

02. 怎么用 ORS Ⅲ 纠正脱水?
下图总结了不同脱水情况的用量,供大家参考:

图源:公开课课程

03. 使用 ORS 时有哪些禁忌?
补液盐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记住,下面这些情况不能用!
1、患儿存在重度脱水、麻痹性肠梗阻、频繁和持续呕吐(1 小时 4 次以上);
2、伴疼痛的口腔疾病如中重度鹅口疮(口腔念珠菌病);
3、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及无法进行口服补液者,存在脱水情况时需使用静脉补液。
那么,口服补液不能用时,如何进行静脉补液?补液速度如何控制?如为重度脱水合并电解质紊乱,又该如何调整医嘱?
—以下为广告内容—
丁香公开课联合 6 位儿科大咖精心打造《儿科必备:临床补液全解析》,通过细化到医嘱层面的分析讲解,手把手教你分析搞定儿科临床补液!

问:使用 0.9% NaCl 、5% 碳酸氢钠、5% 葡萄糖配置 2:1 溶液 150 mL,各液体需要多少 mL呢?(护士来催医嘱啦~)看看下面的视频找答案吧!


为什么补液公式背的熟练,临床运用仍然手忙脚乱?因为只有通过临床实例训练,才能扫除理论盲点,真正掌握补液技巧!
本课程涵盖海量病例,理论联合实际讲解,让理解事半功倍!购课后可永久反复观看!
更多给力配置如下:
1、够细:细化到医嘱层面讲解补液要点!

2、够实用:多场景病例演练,贴合临床!

3、具体内容如下: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