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缝合|谈谈腹部切口二期缝合,如何避免切口再感染、裂开?

发布于 2022-09-15 · 浏览 1.2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前言:腹部切口缝合,说起来和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确实很简单,刚下临床的实习医生、年轻医生每次手术结束时,都是很努力争取缝皮,我也是过来人;

伤口感染时,患者或家属很多时候怀疑,这个是实习同学缝合的吧,伤口最后代表主刀的脸;

2016年时,我写了一个帖子:再谈腹部切口的缝合需要注意的若干细节问题

6年过去了,我没在普外科,改行在创面修复科,接触更多的术后感染性切口,有很多切口是二期缝合后,仍再次裂开、感染的,原来主刀医生和患者都压力山大;

腹部切口二期缝合,如何避免切口再感染、裂开,这个摆在我的眼前,如果我们缝合的切口再感染,患者会更绝望,所以给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需失败;

接下来,我通过三个均二期缝合后,仍感染裂开不愈合的案例,分享个人看法;

案例一:女患,21岁,33天前因‘肠粘连反复导致不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伤口感染,15天前二期缝合,切口仍渗液裂开;

img

案例二:老年女患,妇科肿瘤手术后切口渗液2月,曾负压引流后两次缝合均裂开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案例三:年轻女患,助产式,剖腹产术后切口反复渗液6月,多次手术后仍复发,患者已抑郁;

img

转归:三个切口再次缝合后,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7-10天;


这个三个伤口,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经久不愈,它们给患者和家属的伤口很难用文字描述,处理要点:

要点一 对伤口不愈合的认识,肯定不是伤口局部问题,一定是伤口深部有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持续存在;

当局者迷,也就是两次或三次处理后,伤口不愈合的因素未去除,比如线头、感染坏死筋膜、深部组织缺损、异物、慢性窦道等;

案例1 ,就是深部感染性坏死筋膜持续在,并且还有二期缝合时的引流条,阻碍伤口自我愈合的;

案例2,伤口普通换药时间长,伤口疤痕形成,造成皮下组织平行移动差,缝合皮肤时,皮下组织缺损,有腔隙;

案例3,就是线头问题,它是伤口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

看伤口,能发现它们不愈合的因素,需要经验积累后的火眼金睛;

要点二 伤口床准备,首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伤口感染后,换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白糖、高渗盐水纱、高渗糖纱条、各种抗菌引流敷料等,伤口处于被动引流,到达二期缝合时间太长;

封闭式负压引流后3-7天,都能达到缝合标准:肉芽红润,鲜红,颗粒状

案例1的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案例2的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确切的伤口床准备,不需抗生素,可以很确定的同患者和家属沟通,愈合时间5-12天,纠纷就减少了90%;

也许有人说,封闭式负压引流太贵,其实价格400-900元/套的材料已经有了 ,再说了,用纱布做负压引流处理感染性切口,效果也还可以,就是时间稍微长一点儿;

要点三 二期缝合时,建议腰麻或全麻

有时,因为伤口感染,医生为了省钱,或者为了避免写非计划再次手术登记表,选择床旁局麻;

局麻下,有一部分切口,可以缝合,但是深部的伤口,还是建议去手术室;

认真对待伤口,把看视小问题的伤口,严肃认真处理,一次搞定,大家都好;

要点四 二期缝合过程中,彻底清除,充分游离深筋膜,让伤口缝合无张力,不留死腔;

说实话,我没有做创面修复科之前,对于伤口缝合认知也不足,尤其是缝合张力和死腔处理方面;

案例2清创,分离深筋膜后,扩大创面:二期缝合时,皮肤和皮下就对合好,无张力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腹壁组织分离技术(CST),于深筋膜表面,分离脂肪层与肌层,可以用于腹壁切口疝修复术;

要点五 二期缝合时,皮肤和皮下选择改良褥式,减少缝线对皮肤割裂伤

传统伤口缝合,尤其伤口感染后,缝线持续对伤口周围皮肤刺激,导致了割裂伤;

案例1在缝合后的情况,避免了缝线割伤口皮肤


img

这种缝合方法,也可以用于第一次伤口缝合,避免术后出现蜈蚣切口疤痕;

要点六 缝合后切口,结合负压引流2-5天,避免切口内积液,疗效更确切;

案例2切口缝合后,继续负压引力3天;

img

术后第7天出院,第9天门诊拆线:

img

同样处理的案例1:

img

封闭式负压引流,可用于预防污染性切口感染,已有指南推荐;

做到以上六点,认真对待每一个伤口,伤口都会快速愈合的,切口缝合并不是在胶版或猪皮上缝合那么简单,而需要临床实践,认真分析自己缝合切口的感染或不愈合原因,找到对策,才可以避免再次发生;

有统计研究发现:助手缝合切口感染发生率是主刀的5倍,我们提高对伤口缝合认识,改进细节,方可避免切口感染发生。

手术后切口不愈合 (35)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9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医事观察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2022-09-20 · 浏览 1.2 万

26 226 5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