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同学们学习呼吸系统内科学——慢阻肺6 药物治疗

今天讲第九版内科学教材第25页,慢阻肺的药物治疗。关于疾病的治疗是同学们最关注的地方,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习惯,进入临床后会用笔记本抄医嘱。而且这个章节内容非常多,涉及到很多药物,念起来很拗口,还涉及到剂量、适应症。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难度非常大。
学习治疗之前同学们需要知道,治疗不是学习慢阻肺的重点,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才是学习慢阻肺的重点。无论这个治疗写得再复杂,你大不了可以翻开书来用药。但是鉴别诊断是无法翻书的,而且诊断错误了,你按照教科书的治疗方案执行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对于治疗慢阻肺同学们也不需要有太大压力,因为慢阻肺的用药都是比较安全,也不贵,很少遇到慢阻肺用药出现副作用的。慢阻肺的药物多用一点,少用一点都不是要命的事。与之对应的是肺癌的治疗是存在很高风险的,价格也贵,肺癌的化疗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度。回到慢阻肺,书上提到的药物中,噻托溴铵是偶尔会导致老年男性尿潴留,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了。这个问题教科书上没有讲。
同学们学习治疗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背诵教材上的药物,因为教材毕竟相对比较“过时”,而且每家医院情况不一样,教材要兼顾所有医院情况,反而写得很复杂了。同学们到临床上以后先观察,医院有哪些治疗慢阻肺的药物,使用最多的药物是什么,这个药物在教材里面是如何评价的。
我们医院慢阻肺使用最多的药物是信必可(福莫特罗+布地奈德混合吸入制剂)和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混合吸入制剂),每个月花费200元左右。因此同学们先掌握这两种药物的用法,不要一下学太多药物,茶碱、祛痰药、抗生素这些都不够这两种药物经典,先放一放。那么我们看教材,教材里面如何描述这两个药。
————3.糖皮质激素 对高风险病人(C 组和 D 组病人),有研究显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常用剂型有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福莫特罗加布地奈德。
关于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在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里面也单独提到过。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气雾剂,每次 100~200μg(1~2 喷),雾化吸入,疗效持续 4~5 小时,每 24 小时不超过 8~12 喷。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salmeterol)、福莫特罗(formoterol)等,每日吸入 2 次,茚达特罗每日仅吸入 1 次。
根据教材的说法,这两种最常用的药物适合于C、D组的慢阻肺患者,也就是属于病情比较重的患者,重症相对于轻症患者较少,为什么这两种药还用的最多了。是不是轻症患者不该用这个药也都用上了这些药物?为什么要混合使用两种药物,轻症患者为什么不单用支气管扩张剂,非要加上谈虎色变的激素呢?
这些问题才是同学们学习慢阻肺治疗的关键,而不是背药名剂量。
在讲诊断时就说过。慢阻肺根据严重程度分级,轻症跟重症用药不一样。这说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中在慢阻肺的治疗时,医生会按照中重度的慢阻肺用药(教材上说的C组和D组),哪怕这个患者只是个轻症。为什么呢?首先这些药很安全,吸入进去的激素对于身体不良反应很小,价格也不贵。其次,但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为鉴别诊断服务——用药时我们要提前想到“治疗无效怎么办?”治疗无效两个原因,一是诊断错误,二是用药剂量强度不够。如果我们诊断慢阻肺的患者用了足够,甚至高出一定水平的药物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那么我们就可以排除是治疗强度不够导致的治疗无效,而是要考虑是不是诊断错误了。
如果按照中重度患者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那么后面我们可以降阶梯,减少治疗强度。按照教材要求单用一种药物,比如福莫特罗或者噻托溴铵治疗。
但是肺癌化疗药物这种昂贵,副作用明显的药物,是不能随意的增加治疗强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