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同学们学习呼吸系统内科学——慢阻肺4 诊断时一定要对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今天讲慢阻肺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是第九版内科学第23-24页。
慢阻肺的诊断其实非常简单,诊断标准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住院病房里的病人如果胸部CT没问题基本都是慢阻肺。同学们在住院病房里面不用担心漏诊慢阻肺的问题,而要担心把其他疾病误诊为慢阻肺,因为慢阻肺实在太普遍了。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一章节忽视了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直接后果就是在写病历的时候没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慢阻肺患者的病历都写得一样,复制粘贴普遍。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用药,很轻的慢阻肺和很重的慢阻肺用药肯定是不一样的,没有分级同学们就不知道该用什么药物。
这个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有4个表:
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

症状评估mMRC分级:

综合性评估和药物选择

急性加重严重程度评估

这些表看起来很复杂,同学们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表格。其实这些表格就是告诉同学们病历里面应该记录哪些内容,比如穿衣服累不累,平地走路能不能,肺功能FEV1具体值是多少,一年来加重过几次。查体时神智、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氧饱和度怎么样,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多高。这些重要内容绝大多数同学是没有写进病历里面的。
这些复杂的表格不需要同学们死记硬背,我这里只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判,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标准,你可以凭感觉去评估,你可以是轻中重的评估,可以1234级评估,也可以ABCD来评估,但一定要评估。只有评估了严重程度才能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