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包氏医宗》悦读之桂枝汤拓展说

发布于 2022-09-09 · 浏览 101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包氏医宗》悦读之桂枝汤拓展说

previewplay video


桂枝汤,伤寒第一张药方也,治有汗中风之证,是合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甘草汤苦甘化阴二方而成也,故能治阳浮之发热,阴弱之汗出,阴阳俱虚之营卫并病之方也。再加太阳经之主药生姜、大枣,完成一方,变化无穷,治证最广。本方之主证,凡二十三条,加减变方,凡二十八种,出神人化,为伤寒之主方也。

img


1、加葛根以清肌热,恐项背强几几化燥也;

2、加附子以固肾阳,恐汗多亡阳也;

3、去芍药,以去出下窍之力,使内陷胸满之表邪得桂枝出上窍之力,仍从表解也;

4、去芍加附,以温表虚之恶寒水冷也;

5、去桂加苓,术,以去上升之力,合真武以制水,表里并治之方也;

6、加葛根麻黄,名葛根汤,以治表实中风,清热发汗也,更加半夏,以降上逆之呕也;

7、去姜、枣,加半夏、五味、麻黄、细辛,名小青龙,使药不走表而走里,以去胸中之邪水也;

8、加朴、杏,以治营血虚卫气实也;

9、加重芍、姜,再加人参,名新加汤,以汗伤阴液,救阴之方也;

10、加重芍药,更加怡糖,名小建中,以使人腹,补中气也;

11、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名救逆汤,以出表潜阳,治火逆阳越也;

12、加桂,以增加上升之力,救表上之火逆阳亡也;

13、去芍加附,更加桂,名桂枝附子汤,以治寒湿在表也,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或不去桂,以治表里之寒湿也;

14、去芍,加生地、人参、阿胶、麻仁、麦冬,名炙甘草汤,以治燥伤阴液脉结,复脉也;

15、加重芍药,名桂枝加芍药汤,以增重下降之力,使入太阴,治腹痛下利也;

16、加重芍药,更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以增发泄之力,去腐秽也;

17、去姜,加当归、细辛,木通,名当归四逆汤,以入厥阴驱邪也;

18、更加吴萸、生姜,名当归四逆加吴姜汤,温中驱寒也;

19、加瓜蒌根,名瓜蒌桂枝汤,以清肌热,治柔痉也;

20、去枣,加知母、麻黄、附子,防风,名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洽历节营实,肢节疼痛也;

21、去甘草加黄芪,名黄芪柱枝五物汤,以增上升之力,治皮肤不仁,血痹之方也;

22、加龙骨,牡蛎,名桂枝龙骨牡蛎汤,以调营卫潜浮阳,治虚劳失精之方也;

23、加芍,饴、黄芪,名黄芪建中,治气虚劳病也;

24、加乌头,名乌头桂枝汤,以温气血,治寒疝之方也;

25、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以增补气升阳之力,治黄汗卫虚之方也。

img


观上诸方,桂枝汤治证万能,变化不尽,总以桂、芍之益卫扶营为主。欲达表升阳,则增重辛甘之品;欲入里纳阴,则加多苦甘之药也。可去桂,可去芍,更可去姜,去枣,又可去草:可加清药,可加温药,可加攻药,又可加补药升表,可至头上及皮肤;降里,可到足下及骨髓。仲师作桂技汤,治证多而加减广者,特作一模范而已。即经方二百五十五方,何一不可依样而葫芦也,在医者学问如何耳。

img


桂枝汤之变化,治可为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法可为温清消补,总为治水之道。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15

3 5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