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查房365问-第52问 多浆膜腔积液
主 任 查 房




后续进行了一系列病因筛查,进行了心包腔及胸腔穿刺引流,并送检相关检查,排除了结核,病理结果提示恶性肿瘤,随即转科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检查资料:











入院当天影像学:





积液引流后影像学:




病理结果:


多浆膜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患者同时或相继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最常见病因:恶性肿瘤,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结核、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
其中导致多浆膜腔积液的恶性肿瘤主要有卵巢癌、肺癌、肝癌及其他消化道肿瘤。主要为年龄>40岁,无发热或稍有低热,体重明显下降,痰中带血,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消耗症状重,治疗效果差。多存在顽固性胸痛、检查提示存在多浆膜腔积液、抗炎及抗痨治疗无效等。多为渗出液,血性或洗肉水样,非化脓性积液表现。
结核性积液多发病较年轻,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午后低热、消瘦、盗汗等。PPD试验强阳性、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抗结核治疗有效等。多为渗出液。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者多为病变累及胸膜和心包壁引起的炎性渗出,多为渗出液,少数为血性。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内脏损害,病情反复,缓解与交替反复发作。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阳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糖皮质激素能够缓解。
疾病发生机制: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2.血浆白蛋白下降,胶体渗透压降低;3.肾排钠排水减少造成水钠潴留;4.微血管通透性增高;5.淋巴回流受阻;前三条为形成漏出液机制,后两条则是渗出液机制。
临床上患者出现多浆膜腔积液首先应明确积液性质,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不同性质积液的病因不同。
渗出液多为局部炎症,它的病因主要是:1.结核、细菌或病毒感染,胸膜临近病变如膈下脓肿、胰腺炎等;2.肿瘤;3.结缔组织疾病;4.肺栓塞;5.Meigs综合征。
漏出液多为非炎症,它的病因是:1.各种肾病;2.充血心衰,静脉栓塞;3.严重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病变;4.肿瘤。(因恶性肿瘤由多种机制参与,其引发的积液性质难以明确,多见于渗出液)。

具体治疗方案则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