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Nature子刊丨贵中医团队采用质谱结合干血点采样发现多种早期胃癌潜在生物标志物

发布于 2022-09-06 · 浏览 618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4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GC)在中国成为了因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胃癌在早期阶段是无症状的,大部分胃癌患者的死亡是由于筛查不及时而使病情贻误至晚期而引起的。因此,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能够鉴定胃癌的可靠生物标志物,以改善胃癌筛查状况。


早筛网讯:近日,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干血点(DBS)采样和质谱(M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166名胃癌患者和183名健康个体的血液代谢谱。研究显示,与健康个体相比,胃癌患者包括Ala、Arg、Gly、Orn、Tyr/Cit、Val/Phe、C4-OH、C5/C3、C10:2等代谢物发生了一定变化。研究团队认为,这些代谢物可能成为早期检测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以“Metabolite biomarker discovery for human gastric cancer using dried blood spot mass spectrometry metabolomic approach”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img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其中一个途径是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开始,到非活动性胃炎,再到慢性活动性胃炎,并逐步发展为胃癌的前驱病变,最后演变成胃癌。目前的数据表明,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降低到20%。早期发现能够极大地干预胃癌的诊疗,提高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在早期胃癌筛查方法中,内窥镜检查在临床是最灵敏的一种手段,不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患者对内镜的不适感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此外,尽管目前已经有相关的癌症循环生物标志物,但由于其灵敏度低,胃癌患者的筛查诊断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寻找更加灵敏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液相色谱质谱 (LC-MS) 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可重复性等特点,是代谢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平台之一,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研究团队运用液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平台对受试者进行检测,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胃癌患者有16种代谢物水平发生了变化,包括Ala、Arg、Gly、Orn、Tyr/Cit、Val/Phe、C4-OH、C5/C3、C10:2等,这些都将可能成为早期检测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区分胃癌患者和健康个体的预测模型。


同时,研究人员在本次试验采用了一种叫干血点 (DBS) 采样的技术,这是一种微量采样技术,通过脚跟或手指穿刺采集血液样本。与传统的全血采样相比,它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需血量更小,能够更简单地进行储存和转移,降低传染性病原体的感染风险。干血点 (DBS) 采样和质谱技术的结合可以支持进行高通量、可靠和稳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之后的研究中,他们将招募更多的非活性慢性胃炎患者和晚期胃癌患者,检测更多的代谢物,并加大样本量,让研究变得更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Hp感染率高达40%-60%,全国超5.6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早在1994年,WHO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 I 类致癌原,及早发现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于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试剂盒也已经有不少,据统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幽门螺旋杆菌试剂盒共70个,详情可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18

回复4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