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尽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病例简介
患者,女,62岁
主诉: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3年余,间断胸闷气喘半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放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021年5月,发现淋巴结、肺转移,继续抗肿瘤治疗;2021年10月,出现胸闷气喘症状,外院胸腔热灌注,并抗感染治疗;2022年3月26日,呼吸困难入急诊,CT提示左肺门旁不规则团块,左肺下叶不张,双肺,双侧胸膜及心包多发结节性病变,双侧胸腔积液;2022年4月16日,呼吸困难加重,呼吸衰竭,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镇痛、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未给予充分营养支持;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4年,高血压病史8月。口服降糖药物;


评估患者病情,乳腺癌终末期,躯体症状负荷重,吞咽困难,无有效抗肿瘤治疗方案且不耐受进一步抗肿瘤治疗,预期生存期短,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安宁疗护理念,不考虑高级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应用),入安宁病房。
应用无创呼吸机后,患者不耐受,表现出抗拒,给予停用。后家属反映,患者报警表达不知身在何处,警察询问情况。入科第3天,患者睡梦中离世,未行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
讨论问题:
1. 患者终末期,安宁阶段,治疗目标及用药目的是什么?
2. 终末期患者营养补充的原则?
3. 患者为什么报警不知身在何处?如何做好监护及体现人文?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