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回忆考题与答案,8月19日上午。
丁香园执考助手等 2 人已奖励丁当1.乳酸的实验
2.牙膏磨擦剂
3.牙膏防腐剂
4. 口腔癌不良因素
5.母乳喂养姿势对口腔影响
6.成人摄入氟含量 7.水分渗入银汞合金,与什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 8. 需进行抢救的氟中毒剂量
9.悬吊缝合
10.牙胶的组成,氧化锌的成分
11 高中度消毒水平
12.摩擦剂、防腐剂牙膏
13.正确的喂养姿势
14.高甜度替代品
15.上前磨牙的麻醉方法
16.1-3mm 线性牙龈红斑是什么菌 17.癌症不良习惯不良修复体,一天一包烟 18.LGE 是哪种细菌感染
19.龋均计算题 20.氯己定的不良刺激。牙龈染色、舌腹染色 21.大小写字母龋失补牙数
回忆版 1.牙胶尖的主要成分 A.牙胶
B.氧化锌
C.蜡
D.松香 E.重金属磷酸盐
回忆版 2. 患者 30 岁,外伤半年,切角缺损,电活力无反应,牙齿变色,x 片显示根尖模糊..... A.慢性根尖炎
B.牙髓坏死
C.牙髓钙化
D... E...
回忆版 3.根据试验的目的决定试验观察期限,如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 A.半年
B.2 年
C.4 年
D.6 年
E.10 年
1.【答案】B 。解析: 口腔临床试验需要一定的试验周期,一般应该根据试验目的决定试验的 观察期那限如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 2 年,一般为 2~3 年。牙周病预防措施的效果观 察可以持续 6 周到 18 个月,故选 B。
回忆版 4. 口腔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中常用的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 纵向研究
D.常规资料研究
E 现况调查
【答案】A 。解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有描述性、分析性和试验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 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由果推因) 、群组研究队列研究(由因及果) ,故选择 A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 究方法有横断面(现况调查) 、纵向和历史资料分析。故 BCDE 错。
回忆版 5.在口腔健康调查中,表示某人群的患病频率的是: A龋均
B. 患病率
C.发病率
D.菌斑指数 E 牙龈指数
回忆版 6.发病率指的是
A.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B. 患龋病牙数/受检人数 x100%
C.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 x100%
D.发生新龋的牙数/受检人数 x100%
E.发生新龋的牙数/受检牙数 x100%
【答案】C 。解析: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某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发生新龋的 人数/受检人数 x100% 。患龋率- 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 x100%。
回忆版 7.龋病流行程度评价指标属于中等是 A:0.0-1.1
B:1.2-2.6
C:2.7-4.4
D:4.5-6.5
E:6.6 以上
【答案】C 。解析:WHO 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 以 12 岁龋均作为衡量标准。WHO 龋病流行 程度的评价指标(12 岁):龋均(DMFT)0~1.1.流行等级很低;1.2~2.6 等级低:2.7~4.4 ,等级 中:4.5~6.5.等级高;6.5 以上,等级很高。
回忆版 8.氟的防龋机制不包括: A. 降低釉质溶解性 B.增加釉质厚度
C.促进再矿化
D 抑制细菌酶
E.影响牙外形
【答案】B 。解析:氟的防龋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降低牙釉质的脱矿和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从而影响了牙齿的形态,但不会增加釉质厚度。釉质厚度在牙发音的生长,之后不在进行生 长。(2)影响微生物: 1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2对糖酵解的影响,抑制细菌酶(D 正确)3抑制 细菌产酸。
回忆版 9.拔除一颗乳磨牙。其余牙均正常。其 dfms 为 A.1
B.2
C.3
D.4
E.5
【答案】:E 。解析:牙面数的计算:龋失一颗前牙为 4 个面,后牙 5 个面。
回忆版 10.氟可能中毒剂量 A:5mg/kg
B:10mg/kg C:15mg/kg D:20mg/kg E:25mg/kg
【答案】A 。解析:适宜剂量的氟可维持人体生理作用的需要。当人体摄入过量氟后,会导致 氟中毒甚至死亡。5mgF-/kg 的摄入剂量可能引起中毒症状和体征(包括致死) ,且应立即进行 治疗性干预和住院治疗的最低剂量。
回忆版 11. 窝沟封闭临床效果评价的指标有: A.封闭剂保留率
B.封闭剂脱落率
C. 防龋有效率
D.患者满意率
E.龋齿发病率
【答案】A 。解析: 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评价,常采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降低率两个指标。很 多窝沟封闭剂的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样本量。
回忆版 12.对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的适宜年龄是 A.6-7岁
B.8-9 岁
C.10~11 岁
D.12~13 岁 E.14~15 岁
回忆版 13.一年级 200人,12岁患龋率 20%,龋均 1。二年级 200人,13岁患龋率 22.5%, 龋均 1.5。三年级 100人,14岁患龋率 25%,龋均 2。全年级患龋率
A.14%
B.20%
C.22%
D.22.5%
E.25%
【答案】C 。解析: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 x100% 。一年级 200 人,12 岁患龋率 20% , 故一年级患龋人数 40 人。二年级 200 人,13 岁患龋率 22.5%,三年级患龋人数 45 人。三年 级 100 人,14 岁患龋率 25%,三年级患龋人数 25 人。全年级患龋率
=(40+45+25)/(200+200+ 100)=22%
14.全年级龋均 A.1.3
B.1.4
C.1.5
D.1.6
E.1.7
【答案】B 。解析: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一年级 200 人,龋均 1 ,故一年级患 龋个数 200。年级 200人,龋均 1.5.故二年级患龋个数 300。一年级 100人,龋均 2,故三 年级患龋个数 200 。全年级龋均=(200+300+200)/(200+200+ 100)=1.4
15.龋均流行程度: A.很高
B.高
C.中
D.低 E.很低
回忆版 16. 以下关于尼龙丝优点说法错误的是: A.耐磨性强
B. 回弹力好
C. 易吸水变软
D.刷毛较细
E.是一种优质材料
【答案】C 。解析:尼龙丝刷毛的种类特点:优质尼龙丝,其直径为 0.20mm 及以下,细软,吸 水性差,回弹力好,耐磨性强,可进入牙邻间区及龈沟区,清除邻面及龈下菌斑。优质尼龙 丝在水中充分浸泡后,其硬度下降小。
回忆版 17.常用菌斑染色剂品红溶液的浓度是 A.1%
B.2%
C.0.2%
D.0.25%
E.3%
【答案】C 。解析:常用的菌斑染色剂是 2%碱性品红成分:碱性品红 1.5g 乙醇 25m1 漱口的浓
度为 1%水溶液。
A.牙龈出血指数 B.CP1 指数
C. 口腔卫生指数 D.菌斑指数
E 牙龈指数
回忆版 18.里面有两个指数的是
【答案】C 。解析:(1)口腔卫生指数里面有两个指数,分别是软垢指数和牙石指数。记分标准 (面积):软垢指数 DI-S: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 1/3 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 牙面 1/3 与 2/3 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 2/3 以上。牙石指数 CI- S: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3 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 1/3 与 2/3 之间。或在牙颈 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 2/3 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 石。
回忆版 19. 以下属于酸蚀症的生物性因素的是 A. 喝碳酸饮料
B.反应经性呕吐
C.胃病
D.唾液缓冲能力下降
E. 吃含铁性药物 【答案】B。解析:酸蚀症的危险因素有(1)化学因素:主要指接牙的酸性物质。内源性酸(胃酸):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胃肠紊乱。外源性酸: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2)生物因素:唾 液的缓冲能力、获得性膜、牙的结构和矿化程度、牙和软组织的位置关系等。(3)行为因素: 生活方式、 口腔卫生习惯。
A 历史性对照研究
B.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C. 随机对照试验
D.序贯临床试验
E.病历对照研究
回忆版 20.临床实验常用是
【答案】B 。解析: 临床试验基本分类:历史性对照研究、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 验、交叉设计临床试验、序贯临床试验。其中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是按照随机化原则将试验 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是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
回忆版 21.分析性研究用
【答案】E 。解析:解析:分析性流行病学:指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 中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它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 提高回收率的方法错误的是: 问题多而详细,易回答。然后对于收入这些敏感的问题减小偏 向:缩小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