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呼吸科最不靠谱的疾病诊断标准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2-08-26 · 浏览 7446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4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考试职业病尘肺阅片,觉得这是最不靠谱的诊断标准,包括PQR,STU,密集度分级,全凭感觉!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诊断原则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致残等级

1)一级 ①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 <5.3 kPa(40 mmHg)〕。②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

2)二级 ①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mmHg)〕;③尘肺Ⅲ期伴活动性肺结核;④职业性肺癌或胸膜间皮瘤。

3)三级 ①尘肺Ⅲ期;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③尘肺Ⅱ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四级 ①尘肺Ⅱ期;②尘肺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③尘肺Ⅰ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5)六级尘肺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及/或轻度低氧血症;

6)七级尘肺Ⅰ期,肺功能正常。

X线胸片

4.1 无尘肺(0)

a)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b)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4.2 一期尘肺(Ⅰ)

a)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b)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4.3 二期尘肺(Ⅱ)

a)Ⅱ: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b)Ⅱ+: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诊断为Ⅲ者。

4.4 三期尘肺(Ⅲ)

a)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b)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尘肺病人虽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某些实验室检查的异常,但均不具有明确的特异性,因此只能作为尘肺诊断的参考。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及其它各种弥漫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含铁血红素沉着症等。

A.3 尘肺X射线分期

根据X射线胸片影象学改变的程度,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Ⅰ)、二期尘肺(Ⅱ)、三期尘肺(Ⅲ),“0”为无尘肺。各期内分别增加的0+、Ⅰ+、Ⅱ+、Ⅲ+只是为更好地进行动态观察和健康监护,不是独立的一个期别。

A.4 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

本标准规定的尘肺X射线分期中的小阴影的总体密集度,是在对小阴影密集度分肺区判定的基础上对全肺小阴影密集度的一个总体判定。判定方法是以最高肺区的密集度作为总体密集度,以4大级分级表示。

根据需要,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判定时可使用4大级分级或12小级分级。

A.5 关于动态观察胸片

尘肺X线影象学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动态系列胸片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因此规定只有一张胸片不宜作出确诊。但特殊情况下,如确有把握能够排除其它疾病,或有病理检查结果,亦可考虑作出诊断。

B.1 肺区划分方法

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把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区。

B.2 小阴影

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0mm的阴影。

B.2.1 形态和大小

小阴影的形态可分为圆形和不规则形两类,按其大小各分为三种。小阴影的形态及大小以标准片所示为准。

B.2.1.1 圆形小阴影以字母p、q、r表示:

p:直径最大不超过1.5mm;

q:直径大于1.5mm,不超过3mm;

r:直径大于3mm,不超过10mm。

B.2.1.2 不规则形小阴影以字母s、t、u表示:

s:宽度最大不超过1.5mm;

t:宽度大于1.5mm,不超过3mm;

u:宽度大于3mm,不超过10mm。

B.2.1.3 记录方法

阅读胸片时应记录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胸片上的小阴影几乎全部为同一形态和和大小时,将其字母符号分别写在斜线的上面和下面,例如:p/p、s/s等;胸片上出现两种以上形态和大小的小阴影时,将主要的小阴影的字母符号写在斜线上面,次要的且有相当数量的另一种写在斜线下面,例如:p/q,s/p,q/t等。

B.2.2 密集度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的数量。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应以标准片为准,文字部分只起说明作用。读片时应首先判定各肺区的密集度,然后确定全肺的总体密集度。

B.2.2.1 四大级分级密集度可简单地划分为四级:0、1、2、3级。

0级:无小阴影或甚少,不足1级的下限。

1级:有一定量的小阴影。

2级:有多量的小阴影。

3级:有很多量的小阴影。

B.2.2.2 十二小级分级

小阴影密集度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为客观地反映这种改变,在四大级的基础上再把每级划分为三小级,即0/-,0/0,0/l;1/0,1/1,1/2;2/1,2/2,2/3;3/2,3/3,3/+,目的在于提供更多的信息,更细致地反映病变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和医学监护。读片及记录方法如下:将胸片与标准片比较,先按规定的四大级判定分级,若其小阴影密集度与标准片基本相同,先记录为1/1,2/2,3/3。若其小阴影密集度和标准片比较,认为较高一级或较低一级也应认真考虑,则同时记录下来,例如2/1或2/3,前者含义是密集度属2级,但1级也要认真考虑;后者含义是密集度属2级,但3级也要认真考虑。

B.2.2.3 分布范围及总体密集度判定方法

a)判定肺区密集度要求小阴影分布至少占该区面积的三分之二;

b)小阴影分布范围是指出现有1级密集度(含1级)以上的小阴影的肺区数。

c)总体密集度是指全肺内密集度最高的肺区的密集度。

B.3 大阴影

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大于10mm以上的阴影。

B.4 小阴影聚集

指局部小阴影明显增多聚集,但尚未形成大阴影。

B.5 胸膜斑

长期接触石棉粉尘可引起胸膜改变,如弥漫性胸膜增厚、局限性胸膜斑。胸膜斑系指除肺尖部和肋膈角区以外的厚度大于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或局限性钙化胸膜斑块。

接触石棉粉尘,胸片表现为0+者,如出现胸膜斑,可诊断为Ⅰ期;胸片表现为Ⅰ+者,如胸膜斑已累及部分心缘或膈面,可诊断为Ⅱ期;胸片表现为Ⅱ+者,如单个或两侧多个胸膜斑长度之和超过单侧胸壁长度的二分之一,或累及心缘使其部分显示蓬乱,可诊断为Ⅲ期。

B.6 附加符号

a)bu肺大泡

b)ca肺癌和胸膜间皮瘤

c)cn小阴影钙化

d)cp肺心病

e)cv空洞

f)ef胸腔积液

g)em肺气肿

h)es淋巴结蛋壳样钙化

i)ho蜂窝肺

j)pc胸膜钙化

k)pt胸膜增厚

l)px气胸

m)rp类风湿性尘肺

n)tb活动性肺结核

最后编辑于 2022-08-26 · 浏览 7446

36 159 4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