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3 类手法复位,让不老实的石头归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由耳石移位引起的一种前庭性疾病,又称耳石症。
如何区分 BPPV 与 CPPV ?耳石症手法复位怎么操作?这一直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BPPV、CPPV 如何鉴别?
根据受累部位将 BPPV 分为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和水平半规管型,由于前者少见,今天主要鉴别后两型的 BPPV 与 CPPV。

确诊 BPPV 后,手法复位如何操作?
三类手法复位(先看文字,再看操作视频)
1、后半规管 BPPV 手法复位
A 患者坐检查床上,将头向患侧转 45 度,头后仰 10~20 度;
B 迅速将患者往下压至平躺,持续 20~30 秒;
C 头向非患侧转 90 度,持续 20~30 秒;
D 身体向非患者转 90 度,同时头迅速向非患侧转 90 度,持续 20~30 秒;
E 保持上述头和身体角度,让患者坐起,持续 20~30 秒。
2、向地性水平半规管 BPPV
A 向非患侧躺下,保持 2 分钟;
B 将头部往地面转,保持 2 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3、离地性水平半规管 BPPV
A 向患侧躺下,保持 2 分钟;
B 将头部往上转,保持 2 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复位细节,请看下面的视频

戳链接,立即领免费学眩晕:
https://class.dxy.cn/activity/v2/563
还想学习更多眩晕相关内容?
?眩晕诊断流程怎么走
?床旁检查怎么做
? 碰到具体眩晕案例,如何鉴别
0 元课程,大纲如下

戳链接,立即领课(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