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瘘口,大学问
患者:男性 年龄:99岁,胃造瘘术后,既往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
现病史:今年2月行胃造瘘术,7月胃造瘘口处出现脓性分泌物,家人应用百多邦,迈之灵,奥硝唑,甲硝唑等交替涂抹,8月初胃造瘘处伤口有黑色渗出液,有恶臭气味;心里比较焦虑;
血常规: WBC:26.57x109 / L , Hb 96g/L
细菌培养:由于条件原因没做细菌培养;


位置:右上腹
大小:1cmx1cm
渗出液:中量,黑色
胃造瘘口边缘:浸渍
周围皮肤:发红 面积为3cmⅹ2.5cm
气味:1级(恶臭味)
疼痛评分(NRS):5分



处理过程:
0.5%碘伏消毒周围皮肤
机械清创清除黑色物质
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口
磺胺嘧啶银敷料填塞
外层泡沫敷料





1.置管时间接近半年,若出现老化或渗漏要及时处理;
2.保持造瘘管固定良好,防止其移动摩擦周围皮肤,引起压力性损伤;
3.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汗液、营养液等残留在周围皮肤加重感染;
4.告知患者责任护士及家属若造瘘口周围皮肤发红面积扩大,造瘘口处疼痛加重,胃内容物渗漏或有异常气味要及时就诊;
体会:
(1)胃造瘘口不可视,只能通过造胃瘘口渗液颜色,周围皮肤和气味来评估;
(2)胃造瘘口管腔腔隙小,清创和清洗有难度;
(3) 针对该患者的特点,本案例利用湿性愈合理念,选择合适的敷料,为组织再生提供合适的环境,保持伤口湿性平衡,加速伤口愈合,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最感谢的是临床的护士姐妹细致入微的操作和精心的护理。


最后编辑于 2022-08-24 · 浏览 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