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39-低热、关节痛数月,尿检异常,答案是?
患儿女,9岁。因“反复低热4月,关节疼痛1月,尿检异常3天”入院。患儿入院4月前(约7月中旬)出现咽痛伴低热,08.01就诊于甲医院,查血常规无殊,自行予阿奇霉素5天后未见好转,8.5复查血常规感染指标轻度升高,肺炎支原体IgM(+),胸片无殊,考虑“上呼吸感染”,予头孢拉氧5天,阿奇霉素(共4疗程)等治疗后仍有咽痛及发热,期间完善肝功能无殊,抗O(+),血沉35mm/h,类风湿因子(-),未予处理,仍有发热伴食欲减退;9.5复诊于乙医院,血沉、血常规、抗核抗体、心超无殊,期间患儿仍有低热,基本同前,伴间断咽痛,10月底患儿出现右侧髋关节、膝关节疼痛,程度不剧,家属未重视。11.16就诊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 10.66 *10^9/L,C反应蛋白(POCT) 6 mg/L,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820 *10^6/L,抗O 1670.00 IU/ML,血沉、降钙素原、类风湿因子、CCP均正常,腹部B超无殊,予希克劳治疗5天症状无缓解,并出现泡沫尿,无血尿,无头痛、头痛,无恶心、呕吐等,11.21尿常规提示尿蛋白1+,肾功能:尿素 7.3,肌酐 126,尿酸185,为进一步治疗,复诊我院门诊,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2+,尿微量白蛋白 122.0 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0.07 *10^9/L,C反应蛋白(POCT) ≤5 mg/L,肾功能:尿素 6.6 ,肌酐 124 ,尿酸 183,泌尿系B超无殊,故门诊拟“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收入院治疗。
患儿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可,胃纳欠佳,体重近期下降4kg左右。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
查体:神清,反应可,眼睑、全身无浮肿,双眼结膜充血,双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肿大,双肺呼吸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无肾区压痛、叩击痛。四肢活动可,肌力、肌张力正常,右肘关节压痛,双髋关节压痛,程度不剧。神经系统(-)。
考虑什么诊断?完善什么检查?
眼科会诊后诊断:变应性结膜炎;患儿目前监测肾功能提示肌酐120,为基础值2.2倍,故目前增加诊断:急性肾损伤(II期);检查结果回示ASO升高,但补体正常,患儿病程稍长,目前不能完全除外链球菌感染后所致肾损伤;患儿肺炎支原体>1:160,暂无临床表现,既往已阿奇霉素5次疗程治疗,故目前暂不予以处理,患儿关节疼痛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待继观,继续完善肘关节、髋关节MRI明确关节情况;患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94g(21mg/kg.d,为轻度蛋白尿),继续监测患儿肾功能损伤情况,必要时拟完善肾穿明确肾脏情况。
考虑什么诊断?
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入院后予以卧床休息,优立新(11.24-11.29)抗感染,开同、百令等对症治疗监测血肌酐136→120→112→112,尿检提示尿糖+,尿蛋白1+,红细胞0,白细胞10-15个/HP,24小时尿蛋白0.94g(21mg/kg.d),尿蛋白电泳:白蛋白29.70%,TUB 70.30%,免疫球蛋白A 3.17 ↑,免疫球蛋白E 259.00 ↑,抗O 1440.00 IU/ML ↑,补体未见异常,考虑肾小管间质病变,建议患儿完善肾脏穿刺了解肾脏情况,家属拒绝并签字,12.1起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mg qd(0.69mg/kg);因患儿结膜充血,眼科会诊后予以奥罗他啶、氟米龙、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对症治疗,经治疗患儿关节疼痛、结膜充血等症状逐渐好转,监测肾功能尚未恢复,复查尿蛋白 + ,现无发热,无咳涕,无皮疹、关节疼痛等不适,患儿家属要求出院,劝阻无效,予自动出院,嘱不适门诊随访。
总结:
1.病史小结:患儿女,9岁。因“反复低热4月,关节疼痛1月,尿检异常3天”入院。起病为咽痛及低热,予阿奇霉素及其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10月底出现右侧髋关节、膝关节疼痛,期间多次复查抗O升高。1月前出现尿蛋白1-2+,肾功能提示急性肾损伤(II期)。入院后尿蛋白提示肾小管性蛋白尿,考虑肾小管间质病变,签字拒绝肾穿。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好转后自动出院。
2.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特征为肾间质炎性浸润,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三种表现为主的三联征及关节痛。可由药物、自身免疫病、肾脏外的感染引起,多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此外还有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厌食、关节痛、肌痛、多尿等。实验室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几乎所有患者就诊时就已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5%-35%患者)、尿沉渣(白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管型)、蛋白尿、肾小管间质损伤征象。
3.该患儿发热起病,病程中有长时间的抗生素使用史,主要药物为阿奇霉素,关于抗生素相关的间质性肾炎,网上没有找到阿奇霉素的相关报道,因此到底是拉氧头孢引起,还是阿奇霉素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其排除了自身免疫病,结合患儿病中多次血液学指标,抗O高不代表现症感染,本身就可持续数月的时间,支原体稀释滴度同理,因此不考虑感染引起,所以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倾向较大。而后患儿出现右侧髋关节、膝关节疼痛,有研究表明约45%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痛,而随着甲氧西林的使用减少,关节痛逐渐成为间质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之后患儿出现了轻度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的表现,符合AIN就诊时即出现血肌酐升高的特点。入院查体双眼结膜充血,眼科会诊为变应性结膜炎,结合患儿TUB 70.30%,考虑存在肾小管病变,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需要考虑。因为患者拒绝肾穿,仍是缺少最有力的一环证据。
4.本病例的启发在于,对于长期发热的病人,除了感染、免疫相关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之外,还应想到长期的治疗所带来的机体其他脏器的损害。比如AIN引起的发热。其关节痛的表现同样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往往导向JIA、白血病、自身免疫病等。最后的结膜炎与尿检异常可能才是对真像的有利提示,除了KD、IBD、JIA及眼部疾病,结膜炎还能是AIN的提示。而急性肾损伤及尿检的异常则是诊断AIN的有利证据。
参考文献:
孙世澜. 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6):288-289. DOI:10.3969/j.issn.1007-1024.2009.06.004.
万建新. 变应性间质性肾炎[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6):282-284. DOI:10.3969/j.issn.1007-1024.2009.06.002.
王喜超.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研究及治疗[J]. 医学信息,2022,35(7):34-36.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2.07.009.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