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应用丙球过敏1例
1、4岁女孩,以发热、双眼球结膜充血、咳嗽为主要表现;2、查体:精神反应 可,双眼球结膜充血、未见分泌物,全身皮肤无皮疹、出血点,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较大直径约1.5*1cm,质软,活动,无触痛,口唇粘膜干燥,可见杨梅舌,咽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80次/分,心音有力,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手足无硬肿,肛周少许脱皮;3、辅助检查:当地胸部cT: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高,中性为主,CRP高,白细胞形态:可见幼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见空泡变化,红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查:血沉:83mm/h;降钙素原定量测定:0.84ug/L;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6.86g/.,D-二聚体1.26mg/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2u/儿谷氨酰转 2022-8-2012 肽酶:233U/L;肾功能、心肌酶、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大致正常;c反应蛋白:59.82mg/L;铁蛋白:166.6ug/L;心脏超声:左、右冠状动脉扩张,左室部分心肌结构稍疏松-建议复查;颈部淋巴结:双侧颈部淋巴结稍大(左侧较大者约20x6mm,右侧较大者约22x7mm);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诊断:1.川崎病:根据患儿为4岁女孩,发热为主要表现,查体:双眼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大,口唇粘膜干燥,可见杨梅舌,肛周少许脱皮,心脏超声提示冠状动脉扩张,可诊断;2.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发热、咳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诊断。病原分析:患儿发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高,中性为主,CRP高,查血常规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可见空泡变化,考虑细菌病毒感染。3.肝功能异常:化验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升高,可诊断。鉴别诊断:1)脓毒血症:患儿发热时间长,血常规白细胞高,治疗效果差,应注意本病可能,但患儿感染中毒症状不重,精神反应可,无肝脾肿大、黄疸,不支持,注意血培养结果回报;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热,颈部淋巴结大,应考虑,但患儿无肝脾肿大,无皮疹,不支持,注意EB-PCR及EB病毒抗体结果回报;3)结核感染:患儿发热,治疗效果欠佳,应注意,但患儿无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无结核接触史,不支持注意PPD、T-SPOT结果回报;4)淋巴瘤:患儿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效果差,应考虑,但患儿无消瘦等表现,必要时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诊断;5)血液系统疾病:患儿发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形态:可见幼稚粒细胞,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应注意本病,但患儿查体无肝脾肿大,不支持,要时行骨穿检查明确诊断。今日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阿司匹林抗炎治疗,继续目前头孢曲松抗威染,葡药糖氯化钠钾补液等治疗;患儿存在肝功能异常,给予口服葡醛内酯片、静点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保肝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患儿于14:14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期间出现双眼睑肿胀,臀部少许红色皮疹,颜面部及双足瘙痒,立即给予暂停人免疫球蛋白,更换液路,给予葡萄糖维持液路,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抗过敏,14:25,患儿皮疹增多,颜面部、双下肢、双下肢及腹部出现皮疹,颜面部、口唇、双耳及双手红肿,咳嗽增多,可闻及少许喘鸣音,测血压115/76mHg,给予布地奈德、左沙丁胺醇雯化解痉。肾上腺素0.13mg肌肉注射及吸氧,后观察串儿颜面部红肿较前稍消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