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期)左颈内长期导管,想说爱你不容易


微信公众号: “陈医生谈肾内”
作者:科普chen医生
对于从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新人,是否总听前辈说过左侧颈内静脉置管风险大,同时置左侧长期管有两个生理性弯曲,导管流量受影响。但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面对左侧长期导管置管。
──致左颈内长期导管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SOP中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章节,关于TCC(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描述:
1.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2.其他部位 左侧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3.尽量避免使用锁骨下静脉。
二、为什么首选右颈内静脉?
1.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2.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3.右侧无胸导管。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我们来拿图说话
看下图:

图中可以看到右颈内+右无名+上腔静脉,黄色的箭头路线,几乎是一条直线道路。笔直的道路走起来势必要轻松。
真实造影下右颈内中心静脉走形如下:

右颈内TCC置管后导管走形如下:

三、左侧颈内的走形又是如何?
1.左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有两个生理性的的大弯曲
2.左侧肺尖高于右侧肺尖,左侧颈内静脉穿刺增加了气胸的风险;
3.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左侧颈内静脉穿刺,增加了胸导管损伤的风险。
①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导管。收纳左半身及腹部、两下肢的淋巴液,胸导管一般在第1~2腰椎前方形成起始部,此处称“乳糜池”,向上穿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如发生阻塞、破裂,可导致乳糜胸、乳糜腹。
②静脉角是位于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夹角)

言归正传,继续拿图说左颈内走行
看下图

图中可以看到左颈内+左无名+上腔静脉,黄色箭头的走形,有两个方向的弯曲

置管过程中上图圈一、圈二的这两个弯曲的存在,和右侧相比就相当于先天性的不足,本身导管就容易不顺,还要经过两道弯曲的路,当然这上面的两个弯曲,在实际造影后会看到角度比上面图谱要严重的多,左无名和上腔静脉近乎直角,导丝没有足够的长度和支撑力,撕脱鞘和导管是很不容易通过的
实际造影如下:

这个夹角还算好点,看看下面这张图

圈2的角度近乎直角,开始用了一根0.035超滑导丝,撕脱鞘无法通过无名与上腔的夹角,撕开撕脱鞘保留导丝,送入长期导管,导管无法通过弯曲
最后尝试使用2根0.035超滑导丝沿长期导管动静脉端调整至下腔静脉提供足够支撑力,导管沿双导丝成功进入右心房上部
操作视频如下:


术后如下:



这黄箭头所示左侧崎岖的道路
最后小结一下:
1.左侧TCC置管,选择超声引导,面对这两个生理性弯曲,提前和家属做好沟通,一定要导丝调整到达下腔静脉,0.035导丝材质头部是软的,中间部分是硬的,所以让头端多往下腔,让中间部分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导管通过左无名的大直角,保证导丝更好的引导支撑导管
2. 0.035导丝支撑力度不够时,可以送入两根0.035导丝,提供足够支撑力
3.注意跨越生理性弯曲不畅时,切勿暴力,避免损伤左无名静脉,小心纵隔血肿,压迫相应脏器,注意观察血压,有无呼吸困难。

最后今天恰逢医师,祝大家节日快乐

最后编辑于 2022-08-30 · 浏览 3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