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休克诊疗,多巴胺已弃用?

儿童休克诊疗,多巴胺一直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使用。
「小剂量促进血管扩张,中等剂量和大剂量主要增加血管阻力」也是我们年年背、年年考的内容,可以说是「血管活性药」中地位稳固的老大哥了。
但是这位老大哥,如今已被踢下「神坛」。

2020 年《儿童脓毒性休克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管理》指南中,血管活性药使用部分写明「建议选择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而非多巴胺作为治疗脓毒性休克」,直接将多巴胺打入「不建议」列表。
而严重过敏反应诊疗中,肾上腺素才是被点名的「救命药」。
儿童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以液体复苏为主,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反而有进一步加重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的风险。更有研究表明,儿童心源性休克诊疗,去甲肾上腺素对病死率的降低优于多巴胺,而多巴胺比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更容易引起药物相关的心律失常。
所以,儿童休克诊疗,多巴胺已被弃用? 血管活性药物,究竟该怎么选?

来听听叶盛老师对「儿童休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机」的经验分享吧:


内容来源:《儿科实战:休克诊疗》课程
想听更多大咖经验分享?想知其所以然、透彻了解为何「常规这么开、主任这么用」?
想扫除更多临床诊疗盲点:牛奶蛋白过敏,仅有IgE 升高能够诊断吗?该如何治疗?发热待查患儿,该如何理清诊断分析思路?儿童甲功,和成人有何区别?该如何解读?
这些好课千万别错过!
2 人成团,低至 9.9 元起!

此外,819 儿科好课特惠正在进行中
课程全场直降 50 元,每日好课秒杀直降 80 元
更有 「819 元,任选四门儿科课程」的活动哦~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直接私聊我咨询哦😘

最后编辑于 2022-08-16 · 浏览 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