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降压药,你吃对了吗

发布于 2022-08-12 · 浏览 211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按:

降血压药科普文章较多,这一文还不错。

提要:

标题-1:哪些人,一定要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危险分层:

高危或很高危---需要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中低危---非药物治疗1~3个月后,血压未达标.开始药物治疗。

中国人--研究:--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且危险分层为低危-无需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非药物治疗-体重降低10千克,收缩压可降低5~20毫米汞柱,限盐,规律运动,限酒,

非药物治疗--必须贯彻始终


标题-2:一旦服药,哪些事千万别做

1.随意停药;

2.单纯依赖药物;

3.过晚服药;

(中国人群大部分夜间血压稍低-10%~20,建议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晨7时前服用降压药物,不要等到上午血压高了再服药)绝大部分降压药物空腹服药都是可行的。

少部分经过动态血压监测证实,夜间血压水平可能高于日间,在夜间血压逐渐升高前一小时服用降压药物。

4.操之过急:需要在4周左右使血压达标,不必操之过急,也不建议血压不达标的时间太长;

(编者注:”操之过急“,就是常见的“不是风,就是雨”,一听谁说,什么药好,就改什么药。通常一个方案,至少用药2 -4 周才见效,这点普通民众大多不了解。)


标题-3:服药后,还有哪些环节要关注

1.根据病情调整药物

冬春季血压更高一些,夏秋季血压偏低一些,根据血压监测情况来增减药。

2.考虑采取联合治疗;

3.了解长效与短效制剂--要选用长效制剂;

2022-08-12 收录


降压药,你吃对了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欧阳茂


2015年以来,SPRINT研究(一项大型收缩期血压干预试验)等多项研究表明,更为严格地管控血压更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将低于130/80毫米汞柱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同。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血压长期高于130/80毫米汞柱,会对人体的靶器官有损害,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人群都需要严格管理自己的血压。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该如何有效管控血压呢?以下这些知识,你有必要知道。


哪些人,一定要服用降压药

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必须立刻服用降压药。高血压药物治疗前必须进行危险分层,按照危险分层来治疗。高血压危险分层有标准化的内容和流程,需要专业医生来完成,因此高血压的首诊和治疗应该在正规医院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需要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中低危的患者在非药物治疗1~3个月后,如果血压未达标,则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新近发表的中国人群CHINOM研究(中国人群正常高值范围血压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者,降压治疗和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且危险分层为低危的高血压患者无需药物治疗,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众所周知,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降压效果,比如肥胖者体重降低10千克,收缩压可以降低5~20毫米汞柱;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克,收缩压可以下降2~8毫米汞柱;规律运动限制饮酒也可以使血压下降。对于高血压患者和所有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不论是否用药,非药物治疗措施必须贯彻高血压管理的始终。非药物治疗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


一旦服药,哪些事千万别做

1.随意停药:一旦通过严格测量血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终生都需要进行血压管理,如果不遵医嘱用药,继续不良生活方式,血压容易重新恢复到高血压水平。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是终生的。

2.单纯依赖药物: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中低危的患者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1~3个月,血压不达标者需要药物治疗。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更需要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非药物治疗,不改变生活方式,单纯依靠药物降压非常不可取

3.过晚服药中国人群大部分是杓型血压(指夜间血压均值较日间均值降低10%~20%),所以建议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晨7时前服用降压药物,不要等到上午血压高了再服药。既然治疗,就不应该让血压过高。而且绝大部分降压药物空腹服药都是可行的。建议少部分经过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的反杓型血压患者(有些特殊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或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血压水平可能高于日间),选择在夜间血压逐渐升高前一小时服用降压药物。

4.操之过急:目前主张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是低于140/90毫米汞柱(建议年轻患者低于130/80毫米汞柱),患者需要在4周左右使血压达标,不必操之过急,也不建议血压不达标的时间太长。需要注意的是,降压治疗期间不要过度紧张,若是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导致降压效果不佳


服药后,还有哪些环节要关注

1.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一年四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不同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需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总的来说,冬春季血压更高一些,需要更多的药物来降低血压;夏秋季血压偏低一些,药物剂量便可减少一些。药物调整的原则是根据血压监测情况来增减药物。温度变化剧烈的时期,血压波动对心血管病患者危害很大,需要密切关注血压的情况。

2.考虑采取联合治疗:高血压的多重发病机制学说决定了降压治疗需要联合治疗,特别是高危或很高危患者;而且不同种类药物协同作用,既有利于降压,又有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3.了解长效与短效制剂:降压药物都有半衰期,为避免一天之中血压忽高忽低,要选用长效制剂来降压(也就是一天一次的药物)。相对来说,长效制剂价格会贵一些。如果服用短效制剂,则应严格根据血压监测和药物半衰期情况,增加每天服药的次数。

总之,应该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心态,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和病情进展。高血压患者只要血压控制良好,寿命与正常人相差不大,不必过于担心。每个高血压患者情况都不一样,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日常监测血压,采取个体化原则进行降压治疗。


(戴希安 整理)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建议使用检测合格的血压计,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采用规范的体位来测量血压。规范化测量血压,首诊高血压患者必须连续7天(至少4天)测量血压,每天至少测两次(早晨睡醒1小时内、在进食与服药前、排空膀胱后测量一次,晚上睡前1小时内测量一次);每次测量血压要测2次,且间隔1~2分钟,取两次血压的平均值。

只有经过这个周期的血压测量,患者3天以上的血压无论是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还是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目前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到正规医院进行首诊与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08-12 · 浏览 2113

1 16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