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导管的封管个人体会
查看病例
1.穿刺点渗血多与穿刺损伤有关,局部按压后多能控制。股静脉置管处反复渗血,需注意患者是否消瘦明显,缺少脂肪肌肉依托,扩皮置管后管周容易渗血,需小心固定导管,肢体限制活动,如不行只有拔管。另外损伤股静脉周围较大小血管导致渗血难控制,只有拔管。
2.置管前后1-2天暂停活血化瘀药。
3.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功能异常,即使监测结果正常,也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这种情况一般容易有出血倾向,必要时输血浆。必要时排除肝脏及血液系统疾病。
4.出血明显病人使用肝素封管有逃逸现象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可以使用10%氯化钠封管,我们脑出血病人有封1-2月导管仍使用顺畅,按导管动静脉端容量多加0.1-0.2ml。
透析后延迟的穿刺部位出血绝对与封管相关。
两个原因:1:导管标识的容积一般比实际容积略多,一般在0.1-0.2ml左右,视导管不同品牌而异;2:实际封管过程中,由于液体在管状空间内流动时,遵循的流动力学原理,导管中心部位的液体流速快,贴近管壁的液体流速慢,因此即便按照导管标识容积封管,也会有许多封管液入。我们自己的体外实验,mahukar导管,标识容积1.4ml,在推入封管液0.8ml时,导管尖端已经有封管液流出,可想而知完全推入后一共有多少肝素入血。
证实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机封管前查aptt,然后封管后30min,或出血时复查对照。
最后编辑于 2022-08-15 · 浏览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