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用药
用药
一、病因治疗
1、IgG4相关性胆管炎:酌情应用免疫抑制剂。
2、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肝硬化患者常用螯合剂为青霉胺,也可选曲恩汀。口服锌制剂(如醋酸锌、葡萄糖酸锌)等。
(1)螯合剂
1)青霉胺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1~1.5 g/日,分3~4次服用,长期服用,症状改善后可间歇服药。
【注意事项】
① 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本品过敏;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②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引起视神经炎,另外可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2)曲恩汀(国内未上市)
(2)口服锌制剂
1)醋酸锌(国内未上市)
2)葡萄糖酸锌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70 mg/次,3次/日。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轻度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3、血色病肝硬化可应用铁螯合剂(如去铁胺或地拉罗司)治疗。
(1)去铁胺
【用法用量】注射剂;静脉输注:平均日剂量通常在20~60 mg/kg体重,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2000 ng/mL的患者每日需用量大约在25 mg/kg体重;血清铁蛋白水平在2000~3000 ng/mL之间每日需用量约35 mg/kg体重,血清铁蛋白浓度较高的患者,最大剂量可能达到55 mg/kg体重/日。
【注意事项】
① 如果已知对活性物质过敏者,除非有可能进行脱敏,应列为禁忌。
② 不良反应:快速静脉注射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视觉与听觉损伤、肾损伤。
③ 生理盐水(0.9% )不应用作为本品干燥无菌粉末的溶剂。
(2)地拉罗司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初期根据体重20 mg/kg,1次/日,若需调整,以5 mg/kg或10 mg/kg为单位作剂量调升,但总剂量不超过30 mg/kg。每日固定时间餐前30分钟服用。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皮疹,一般会自动消失,若情况严重,需停止用药。
4、血吸虫病肝硬化和华支睾吸虫病肝硬化存在活动性感染:可首选吡喹酮治疗。
吡喹酮
【用法用量】片剂;针对血吸虫病:口服,总剂量为60 mg/kg,2~3次/日,餐间服用,服用1~2天;针对华支睾吸虫病:口服,总剂量为210 mg/kg,3次/日,连服3日。
【注意事项】
① 哺乳期妇女于服药期间,直至停药后72小时内不宜喂乳。
② 不良反应:常见头昏、头痛、恶心、腹痛、腹泻、乏力、四肢酸痛等。
二、并发症的防治
(一)腹水
1、一线治疗包括:限制盐的摄入(4~6 g/天),合理应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
(1)螺内酯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成人40~120 mg/d,分2~4次服用,至少连服5日;儿童1~3 mg/(kg・d)或按体表面积30~90 mg/m2,单次或分2~4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① 对本品过敏或其他磺酰胺类药物过敏、高钾血症者禁用。无尿,肾、肝功能不全,低钠血症,酸中毒和高钾血症者慎用。
② 孕妇慎用。
③ 含钾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非甾体抗炎药和环孢素A等合用时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增加。
④ 不良反应:高钾血症,且常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
(2)呋塞米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起始剂量为20~40 mg/次,1~2次/日,必要时6~8小时后追加20~40 mg,一般应控制在100 mg/d以内,分2~3次服用。儿童起始剂量为2 mg/kg,必要时每4~6小时追加1~2 mg/kg,最大剂量可达一日6 mg/kg。
【注意事项】
① 对本品或其他磺酰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②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③ 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心律失常等。
2、二线治疗包括:合理应用缩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利尿剂,如特利加压素、盐酸米多君及托伐普坦;腹腔穿刺大量放腹水及补充人血白蛋白、TIPS。
(1)特利加压素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每8~12小时缓慢注射1.0 mg。
【注意事项】
① 败血性休克者禁用。高血压、心脏功能紊乱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 孕妇禁用。
③ 同时应用降低心率的药物如丙泊酚、舒芬太尼时可导致严重心动过缓。
④ 不良反应:常见头痛、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腹痛、恶心、腹泻,偶见心动过缓,十分罕见心肌缺血和心梗、左心室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困难。
(2)盐酸米多君
【用法用量】口服:2.5~5 mg/次,2~3次/日,每天剂量不超过10 mg。
【注意事项】
①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急性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禁用。持续性卧位高血压患者和过高的卧位高血压患者禁用。
②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③ 不良反应:卧位和坐位时的高血压,主要发生于头皮的感觉异常和瘙痒,皮肤竖毛反应(鸡皮疙瘩),寒战,尿失禁,尿潴留和尿频。
(3)托伐普坦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15 mg/次,1次/日。
【注意事项】
① 有严重肾脏疾病者,高钾血症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有肝性脑病或有肝性脑病既往史患者慎用。
② 老年人慎用。
③ 避免与CYP34A4抑制剂(伊曲康挫、克拉霉素等)合用。
④ 不良反应:初期过度服用可能出脱水、高钠血症。
(4)人血白蛋白
【用法用量】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5~10 g,直至水肿消失,滴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 mL为宜,特别是开始时速度要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注意事项】
① 对白蛋白过敏、高血压、急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严重贫血、肾功能不全、肺水肿患者禁用。
② 妊娠期妇女慎用。
③ 不良反应包括荨麻疹、寒战、发热及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顽固性腹水推荐三联治疗:利尿药物、白蛋白和缩血管活性药物。
4、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性腹水,主要治疗为控制基础病因,可使用特利加压素及生长抑素。
(二)消化道出血
1、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1)可用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或垂体后叶素降低门静脉压力。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可用H2受体阻滞剂)抑酸,提高胃液pH值,有助于止血。
1)生长抑素
【用法用量】注射剂:3 mg/支;静脉滴注:3 mg溶于0.9% 氯化钠或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连续12小时滴注;为避免再出血,在止血后用同一剂量维持治疗48~72小时,总疗程不应超过120小时。
【注意事项】
① 对生长抑素过敏者禁用。
②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③ 不良反应:滴注速度高于50 μg/min时会发生恶心和呕吐。
④ 抑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后,每隔3~4小时应测试一次血糖。
2) 垂体后叶素
【用法用量】注射剂;静脉滴注:5~10 U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 % 葡萄糖液500 mL内,缓慢滴注,0.1~0.5 U/min。
【注意事项】
①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者禁用。
② 不良反应:可见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尿急;若出现心悸、胸闷、出汗、面色苍白、腹痛、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应马上停药。
③ 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一般为每分钟20滴,滴速过快或静脉推注均易引起腹痛或腹泻。
3) 西咪替丁
本品为H2受体阻断剂,能抑制基础胃酸及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用法用量】
① 片剂;口服:200~400 mg/次,800~1600 mg/d,一般于饭后及睡前各服1次,疗程一般为4~6周。
② 注射剂;静脉注射:200~600 mg/次,用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 mL稀释后缓慢注射;静脉滴注:200 mg/次,用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4~6小时1次;剂量不宜超过2 g/日。也可直接肌内注射。
【注意事项】
①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② 与苯妥英钠、茶碱、地西泮、地高辛、奎尼丁合用可增加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与华法林类抗凝剂合用可导致出血倾向。
③ 不良反应:能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但停药后一般可恢复正常;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使用抗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疗程5~7d。
1) 头孢他啶
本品为半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
【用法用量】静注或静脉滴注:1 g/次,2~3次/日。
【注意事项】
① 对头孢菌素、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② 与利尿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可加重肾毒性。
③ 不良反应:皮疹、腹泻、腹痛;静脉炎;偶有一过性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引起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假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
2) 诺氟沙星
本品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0.1~0.2 g/次,3~4次/日
【注意事项】
① 有胃溃疡应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 孕妇禁用。
③ 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和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影响儿童及胎儿软骨发育。
(3)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维生素K1缺乏可短期使用维生素K1。
1)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本品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每当量单位相当于1 mL新鲜人血浆中的Ⅱ、Ⅶ、Ⅸ、Ⅹ凝血因子含量。
【用法用量】冻干粉针;静脉滴注:每次10~20血浆当量单位/kg,VII因子缺乏者每6~8小时1次,IX因子缺乏者每24小时1次,Ⅱ、X因子缺乏者每24~48小时1次;剂量可适当增减。
【注意事项】本品仅供静脉使用;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血管内凝血或血栓形成的情况。
2) 人纤维蛋白原
本品在血浆凝血酶的作用下,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用法用量】注射剂;初始:200 U/瓶剂量1~2 g/次,1次/日,必要时可加量。大出血时应立即给予4~8 g。
【注意事项】
① 不良反应:少见过敏反应和发热。
② 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3) 维生素K1
【用法用量】口服:5~10 mg/d。
【注意事项】
① 严重梗阻性黄疸、小肠吸收不良所致腹泻等病例,不宜使用。
②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一过性恶心或上腹部不适。
2、门脉高压性胃病和门脉高压性肠病出血
(1)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多表现为慢性出血和缺铁性贫血,首选治疗药物是NSBB,并应补充铁剂。
1)琥珀酸亚铁
本品为口服补铁剂,口服吸收率高。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成人,200~400 mg/d,儿童100~300 mg/d。
【注意事项】
① 禁与茶同服。
② 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症状。
2)蔗糖铁
【用法用量】注射液;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成人,100~200 mg/次,2~3次/周,最大用量10 mL/次。
【注意事项】
① 有支气管哮喘、铁结合率低和叶酸缺乏症的患者,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有严重肝功能不全、感染、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② 妊娠前3个月不建议使用,妊娠中、晚期慎用。
③ 不良反应:偶见金属味、头痛、恶心、呕吐、低血压和过敏性反应等。
④ 只能与0.9% 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使用。1mL最多能稀释到20 mL生理盐水中,配好后应立即使用。
(2)急性出血时,药物治疗措施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类似,可应用特利加压素或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并可应用抗菌药物。
3、感染
(1)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尽快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病原学检测结果阴性者,根据其经验性治疗的效果和病情进展情况,采取进一步检测或调整用药。
(2)在脓毒症及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一线药物。建议在去甲肾上腺素基础上加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 U/min),可减少儿茶酚胺用量及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去甲肾上腺素
本品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动脉血管扩张);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用法用量】口服:8~16 mg加入冷生理盐水250 mL中,每1~2小时服用50 mL。
【注意事项】
① 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患者禁用。
② 不良反应:长时间持续使用可使心、肾等因灌注不良而受损害,甚至导致不可逆性休克。
② 特利加压素
(3)对脓毒症及严重感染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可给予大剂量人血白蛋白、低血压时应加用血管活性药物。
4、肝性脑病
可使用乳果糖,拉克替醇、L-鸟氨酸L-门冬氨酸及α晶型利福昔明等。
(1)乳果糖
本品在直肠分解为乳糖及少量乙酸,抑制肠道细菌产氨,使肠腔已有的氨转变为铵离子;此外可刺激大肠的蠕动,软化大便。
【用法用量】口服:起始剂量30~45 mL/次,3次/日。
【注意事项】
① 不耐受乳糖者禁用。
② 不良反应:偶可致腹泻,少数患者有肠胀气。
(2)拉克替醇
【用法用量】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日0.6 g/kg,分3次于就餐时服用。
【注意事项】
① 肠道不通畅(肠梗阻、人造肛门等)患者禁用。半乳糖不能接受患者禁用。
② 拉克替醇一般不能与促钾排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刺,皮质类固醇、两性霉素等)合用;不能同时服用胃酸中和刺和新霉素。
③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胀气、腹部胀痛和痉挛;偶见恶心、腹泻、肠鸣和瘙痒;罕见胃灼热、呕吐、头痛、头晕等。
5、肾功能损伤
(1)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应减少或停用利尿药物,停用可能有肾毒性药物、血管扩张剂或非甾体抗炎药;适量使用晶体液、人血白蛋白或血制品扩充血容量。
(2)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
1)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
【用法用量】特利加压素:静脉注射,1 mg/次,每4~6小时一次。
联合白蛋白:20~40 g/d,联合治疗3天。
若Scr下降<25% ,特利加压素剂量可逐步增加至2 mg/4h;若有效,疗程7~14d。
2)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
若上述药物治疗方法无效使用。
【用法用量】去甲肾上腺素:口服,0.5~3.0 mg/h。
联合白蛋白:10~20 g/L。
6、门静脉血栓(PVT)
其治疗措施主要为药物抗凝,首选低分子肝素;也可口服华法林。抗凝疗程多为3~6个月,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出血和血栓栓塞的风险。
(1)低分子肝素钙
本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对Xa因子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能促进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的释放发挥纤溶作用。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0.3 mL/d。
【注意事项】
① 发生出血或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使用口服抗凝剂、糖皮质激素和右旋糖酐者慎用。
② 不主张与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
(2)华法林钠
本品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发挥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第一日5~20 mg,次日维持剂量2.5~7.5 mg,根据PT+A调整到合适的剂量。
【注意事项】
① 手术后3日内、妊娠期、有出血倾向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② 肾上腺素、阿米卡星、维生素B12、间羟胺、缩宫素、氯丙嗪、万古霉素不宜与本品合用。
7、肝性骨病
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在给予钙剂、维生素D的基础上使用双膦酸盐。
(1)碳酸钙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200~1200 mg/d(以Ca2+计),分次服用。也可根据人体需要及膳食钙的供给情况酌情进行补充。
【注意事项】
① 高钙血症及高钙尿症、类肉瘤病、肾结石病史、洋地黄中毒时禁止静脉应用;脱水或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时应先纠正低钾,再纠正低钙,以免增加心肌应激性;慢性腹泻或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室颤动者慎用。
② 儿童血管较细,慎用。
③ 有强烈的刺激性,不宜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如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维生素D制剂
1)骨化三醇
本品为维生素D3代谢活性产物,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骨质的钙化。
【用法用量】胶囊剂;口服:每次0.25 μg,2次/日;最大剂量,每次0.5 μg。
【注意事项】
① 对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过敏、具有高钙血症、有维生素D中毒征象者禁用。孕妇禁用。
② 长期大剂量使用或与钙剂合用可能会引起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
2) 阿法骨化醇
【用法用量】胶囊剂;口服:成人初始剂量,0.5 μg/d,维持剂量,0.25~0.5 μg/d。
【注意事项】同骨化三醇。
(3)唑来膦酸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5 mg/次,1次/年。
【注意事项】
① 应该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过程中进行避孕。
② 本品不能与其他钙制剂或其他二价离子注射剂同时使用。
③ 本品给药至少15分钟以上。
8、营养支持
并发肝性脑病者可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有营养风险者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复方氨基酸颗粒
【用法用量】袋装:8 g/袋(含氨基酸总量为5.082 g);口服,一次2袋,一日1~2次。温开水冲服,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①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②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肠反应。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