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最常见的 4 大误区, 你踩了几个?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 1/3 的人(约 20 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1]。随着对结核病高危人群防治意识的提升,结核相关知识及预防性用药后的耐药问题逐渐显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结核病最常见的 4 大误区,看看你踩了几个?
1. 病理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
错,痰培养才是。在第九版《内科学》中明确提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1]。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理改变与结核病相似,二者很难鉴别,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机体组织反应较弱,其病变程度相对较轻,干酪样坏死较少,纤维化常见[2],因此病理检查不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2.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治疗也能自愈吗?
错,结核分枝杆菌长期存在,不发病不等于自愈。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任何活动性结核病的征象时,被称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LTBI 者中约有 5%~10% 会发生结核病,因此对于健康人群来讲,人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能不出现症状,暂时不发病,但并不是自愈。而如果是结核病高危人群,则发病率会更高,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如 5 岁以下儿童、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各种慢性病人群,由于菌群在体内长期存活,结核分枝杆菌便会大量繁殖,更容易发病,因而要有预防性治疗意识 [3]。
3. 关于结核耐药的相关问题,认为多耐药就是耐多药?
错。今天就把单耐药、耐多药、多耐药、广泛耐药、准广泛耐药一次说清楚。结核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经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证实后[4],分为:
单耐药:对 1 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多耐药:对 1 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耐多药: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广泛耐药:在耐多药的基础上至少同时对一种氟喹诺酮类和一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
准广泛耐药结核病:在耐多药的基础上对 1 种氟喹诺酮类或 1 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
4. 治疗肺结核,标准的治疗方案只有一种吗?
不是。在肺结核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 2HRZE/4HR 方案,但是《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指出,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初始活动性肺结核、复治活动性肺结核、耐药结核和耐多药结核。其中治疗初始活动性肺结核的方案就是常用的: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组合[5]。但如果是复治活动性肺结核,常用方案为:2HRZSE/6HRE,3HRZE/6HR,2HRZSE/1HRZE/5HRE[5]。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等.内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9-70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1):918-946.
[3] 中国防痨协会.高危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及预防性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防痨杂志,2021,43(9):874-878.
[4] 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0):1025-1073.
[5] 中华医学会等.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8):709-717.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