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足下垂—踝关节背伸功能重建1例
查看病例



患者:男
年龄:70岁
主诉:右足外伤后背伸功能障碍2年余。
简要病史:2年前因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当地医院行清创,骨折复位外架临时固定术。术后3个月,因胫前皮肤缺损伴骨外露,于我院行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更换内固定术。胫前肌腱缺损未处理。现踝关节背伸功能障碍,行走受限,为求治疗来院。
初步诊断:
1,创伤性右足下垂
2,右跟腱挛缩
3,右踝关节皮瓣臃肿
术前讨论:
拟行:胫骨后肌腱转位前置+跖腱膜切断+跟腱挛缩松解术。
术前外观:
足下垂明显
皮肤臃肿


设计四切口背伸功能重建


找到胫后肌腱止点,切断
近端皮瓣下净是瘢痕
胫后肌腱与瘢痕粘连严重
给予松解后,才拽出来胫后肌腱

通过胫腓骨骨间膜抽出胫后肌腱

放置在中间楔骨
因小腿三头肌,胫后肌腱,跟腱挛缩
故术中采用建议牵张装置
(河北三院吴希瑞老师朋友圈经常有使用次装置牵引,改善足下垂的病例,就借鉴前辈经验)
牵引后,踝关节基本处于中立位
处理中间楔骨,粗糙骨面,铆钉植入
调整肌腱张力,缝合肌腱
期待后期腱——骨愈合。



术后4-6周后
带牵引装置行走
术后可根据情况,调整张力。
请教各位老师:
1,跟腱延长的必要性?
2,跖腱膜切断是否必要?
3,胫后肌腱转位固定方式?
最后编辑于 2022-08-04 · 浏览 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