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面动脉或滑车上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栓塞(二)


方法
1
临床研究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回顾性分析了HA填充剂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一共17例纳入研究,证实无视力障碍和高血压、凝血障碍或颅内损伤等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外出血。参与者年龄在 19 至 52 岁之间,并在私人诊所接受 HA 填充剂。人口统计数据和注射部位总结在表 1中. 所有患者到院后均进行全身体检,并评估局部面部皮肤损伤情况。这些患者的皮肤坏死范围沿面动脉或滑车上动脉的表面分支扩散。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患者同意使用和分析数据。

表1:本研究中检查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F=女性;M=男性。
2
经皮面动脉或滑车上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液
医生们招募了 17 名通过经皮面动脉或滑车上动脉注射透明质酸酶进行紧急治疗的患者:
1. 13例患者接受经皮面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定位面动脉,穿刺点距下颌角1cm。患者仰卧,头向健康侧倾斜。他们在穿刺点接受了面部消毒和局部麻醉(必要时进行同侧眶下神经阻滞)。然后,通过面部动脉插入 22 号动脉采血针或 19/23 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针体与皮肤的夹角一般为30°~45°左右。将针推进 2 至 3 毫米,直到确认抽血阳性。然后,注射1500 IU 透明质酸酶。2. 4例患者接受了经皮滑车上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也用于定位滑车上动脉并标记穿刺点。患者仰卧,头部正位。患者还接受了面部消毒和局部麻醉。然后进行治疗,将1500 IU透明质酸酶缓慢注入滑车上动脉。在注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必要,患有严重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接受 2 次或多次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

3
对症治疗
除了为所有患者建立动脉内通道以提供透明质酸酶注射外,医生们还通过常规建立的静脉通道提供对症治疗。我们应用的对症治疗如下: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ivgtt,qd,3 d),神经营养治疗(甲钴胺注射液,0.5 mg,ivgtt,qd,90 d),和抗过敏治疗(氯雷他定,10 mg,pol,qd)。表皮生长因子和连续真空密封引流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应佩戴鼻支架以防止鼻孔变窄或鼻翼塌陷。此外,局部半导体激光照射可促进细胞代谢和伤口愈合,加速血运重建。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