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A、程序性细胞死亡、癌症之间的关系,来看看这篇41分的综述是怎么总结的!
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内部RNA修饰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M6A在正常和异常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多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可能因M6A的位置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同位点的甲基化,会对mRNA产生不同的影响。5’-UTR/CDS区域的m6A与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内通路有关,而3’-UTR的甲基化与更具体的代谢过程有关。

作为对mRNA和非编码RNA最普遍的表观遗传修饰,m6A甲基化可影响RNA代谢,从而以转录后的方式参与蛋白质表达与调控。
m6A的三类调控因子
与DNA和组蛋白甲基化相似,m6A修饰是动态且可逆的,并发挥主要由“writers”、“erasers”和“reader”蛋白质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可逆性是指RNA可以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甲基化,而在脱甲基酶的作用下脱甲基。
(1)Writers(m6A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执行者:METTL3,METTL14,METTL16,WTAP,RBM15/15B,VIRMA,ZC3H13等;
功能:负责行使甲基转移酶功能,催化RNA的甲基化并负责维持m6A甲基化的稳定性。
(2)Readers
m6A位点识别者:YTH家族,IGF2BPs,HNRNP 家族、eIF3等;
功能:识别并结合m6A位点,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发挥多种功能的蛋白质。
(3)Erasers(去甲基化酶)
去甲基化执行者:FTO和ALKBH3/5;
功能:参与去除RNA上的甲基,介导去甲基化过程。

——
m6A几乎参与了mRNA代谢的全过程,如表达、剪接、翻译、核运输和降解等。此外,m6A修饰也是ncRNA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miRNA成熟,circRNA翻译以及RNA-RNA互作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
m6A在不同癌症中的角色
RNA的m6A甲基化修饰不仅会影响许多生理学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异常的m6A修饰与癌症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在癌症中起着双重角色。一方面,m6A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癌症的进展。另一方面,可以调节m6A水平和m6A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m6A在癌症中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m6A 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致癌作用,例如胃癌(GC)、膀胱癌和肝细胞癌(HCC)。然而,也有报道称,抑制 METTL14 介导的 m6A 丰度有助于膀胱肿瘤起始细胞的发育。
目前尚不清楚癌症中m6A的具体机制。一些基因的m6A修饰可能会加速肿瘤的发展,而其他基因上的m6A修饰则可能会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总而言之,m6A甲基化修饰在癌症中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
——
m6A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指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包括细胞凋亡、自噬、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其中大部分涉及质膜的破坏,PCD可通过转录和翻译后蛋白质修饰复杂性的联系引发细胞死亡。
2022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大学与南华大学教授张济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IF:41.444)中发表了一篇名为“Insights into N6-methyladenosine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cancer”的综述,此文章阐述m6A与不同类型的PCD通路之间形成高度复杂性的联系,这些通路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都密切相关。

该综述主要讨论m6A与细胞凋亡、自噬、焦亡和铁死亡以及坏死性凋亡之间的相关性。

(1)m6A与细胞凋亡(apoptosis)
许多研究发现m6A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的生物学标记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m6A主要通过四种机制诱导细胞凋亡:调控凋亡相关基因,沉默甲基化或去甲基化酶基因,以及减少YTHDC2基因的转录本。如YTHDC2基因可能会增加Smc3(精子发生中的YTHDC2靶基因)的翻译效率,并刺激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例如caspase3、Bcl-2和Bid的高表达。
m6A 也被视为一种抑制剂,例如通过敲低转录后水平的METTL3,保持mRNA 稳定性同时恢复ZNF750的表达,显著增加了NPC细胞中依赖FGF14的凋亡细胞的比例。
这些结果表明m6A 积极参与细胞凋亡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m6A和自噬(autophagy)
自噬是一种新兴的PCD通路,通过自噬(ATG)相关蛋白和转录因子作为调节系统而动态影响着。
m6A和细胞自噬的影响是相互的。2018年,自噬与m6A的关系首次被描述:肥胖基因(FTO)可以消除转录组中m6A分布,从而由YTHDF2 调控并促进 ULK1(一种由自噬驱动的蛋白激酶)、LC3BⅡ蛋白的表达,这象征着自噬的开始。
M6A作为一种抑制剂,通过调节TFEB水平和转录活性增强METTL3降低自噬通量,而ALKBH5在H/R处理的心肌细胞中起到相反的作用。考虑到TFEB中相互矛盾的作用,以及它对这些m6A酶的反应方向完全不同,ALKBH5的表达上调,而METTL3则没有上调。
(3)m6A与细胞焦亡(pyroptosis)
细胞焦亡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的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其决定性标志基因包含NLRP3、ASC、Caspase-1、GsdmD p30、IL-1β和IL-18等。这些基因在应对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诱导炎症的发生。
最近,有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的PTEN mRNA通过参与激活的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可以下调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METTL3介导的m6A被发现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细胞焦亡,m6A修饰在IRF-1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4)m6A与铁死亡(ferroptosis)
铁死亡是一种新的促炎症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在清除恶性细胞中起关键作用。主要表现为铁的增加和脂质过氧化,并伴有线粒体膜密度的压缩、线粒体嵴的减少甚至消失以及线粒体外膜的破裂。
SLC7A11和SLC3A2这两个亚基都参与了YTHDC2调节的肺腺癌细胞(LUAD)中的铁死亡,从机制上讲,YTHDC2通过识别3UTR中的m6A位点来抑制 SLC3A2表达,从而降低HOXA13 mRNA的稳定性,进而抑制LUAD抗氧化性并进一步限制肿瘤发育。
(5)m6A与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坏死性凋亡是一种炎症前调节的坏死,通常由过量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损伤引起,例如TNFα、Fas和ROS产生。
相关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 M2 极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增加了由METTL3介导的TRAF5的m6A水平,使得细胞坏死过程受损,最终导致抗肿瘤药的耐药性。
——
m6A-PCD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
我们知道了m6A修饰可以调控各种PCD途径,而PCD又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基于m6A对PCD的双向调控,M6A-PCD机制在癌症中也是双刃剑一样的存在。

(1)M6A-PCD的促癌作用
RNA甲基化测序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YTHDF1通过识别ATG2A和ATG14的m6A位点,招募起始因子和核糖体,促进它们的翻译,从而介导HCC恶性肿瘤中的细胞自噬。
在髓系肿瘤中,METTL3的过表达,增加了c-MYC、Bcl-2、PTEN蛋白和未分化细胞的富集,减少了MOLM13人急性髓原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表明可以通过抑制METTL3,来诱导细胞凋亡。
在胃肠癌中,m6A抑制Bax和活性caspase-3的表达,并促进Bcl-2的合成,最终抑制癌细胞凋亡。
(2)M6A-PCD的抑癌作用
在白血病中,一些研究揭示了m6A与细胞凋亡之间的负相关关系。FTO和ALKBH5上调引起的Bcl-2过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导致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由去甲基化酶ALKBH5介导的UBE2C共同调节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该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提高了自噬表型,并显著控制了癌细胞的侵袭性生长,揭示了自噬基因的激活在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

——
结语
m6A甲基化是否表现出抗癌或促肿瘤作用仍然存在争议,阐明m6A与PCD的关系将有利于发现癌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以及耐药性都非常有意义,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