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为何必须要检查眼睛?

为何我除了控制血糖,还要定期去眼科检查眼睛呢?这是糖尿病的患者常常有的疑问。
糖尿病除了会引起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损害,也会引起多种眼病,比如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疾——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眼底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
我国现有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而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1],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的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素
正常人的眼底分布着许多血管,为视网膜供给氧气与营养,从而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
由于糖尿病会累及全身所有血管,因此当糖尿病累及眼底血管时,会引起眼底血管异常。
当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视网膜会出现缺血缺氧,之后视网膜会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而这些新生血管会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个阶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视力下降,但容易被患者混淆为白内障、老花眼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分两个阶段: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这是糖尿病眼病的早期。很多糖尿病人都有。
对于NPDR,微小的血管渗漏,会使视网膜肿胀。当黄斑出现水肿时,是糖尿病患者失明最常见的原因。

伴有黄斑水肿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的血管也会关闭,这就是所谓的黄斑缺血,当血液无法到达黄斑时,视网膜会形成被称为渗出液的微小颗粒,这些也会影响视力。
因此,当患者有NPDR时,视力会变得模糊。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PDR是糖尿病眼病的更晚期。视力骤然下降,甚至看不清眼前手指,眼底视网膜可见新生血管或大片视网膜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PDR非常严重,会偷走患者的中央和周边视力。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见出血和新血管生长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DR发病率也会逐年增加。
有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5年的人群,DR发病率约40.2%,5~10年后者发病率约63.1%,20年后发病率接近100%。
因此早识别、早预防、早治疗非常重要。
1.及早筛查
DR的患者可能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从防盲角度来说,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病情5年内,必须进行首次眼底筛查,并且每年复查1次。
2型糖尿病在诊断前常已存在一段时间,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并定期随访,无DR者每1~2年随访1次,有DR者依其严重程度每3个月~1年随访1次。实际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1次眼底筛查,可使失明风险降低94.4%[2,3]。
换言之,几乎所有的DR盲都是可以预防的!早期筛查为及早干预提供了重要时机,否则等DR进展至严重阶段时病情已不可逆转。

2.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糖尿病患者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水平。
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要控制在 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低于6.5%。
高血压除了加速大血管动脉硬化外,还会加速微血管病变。高血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呈正相关,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饮食合理
-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
全谷物、薯类、杂豆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GI低,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有助于血糖控制。建议全谷物、薯类、杂豆类等能占主食的三分之一。
-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
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建议每天500g蔬菜,深色蔬菜占1/2;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食用水果的数量不宜过多;种类、颜色要多样。
- 合理烹饪,少油少盐
烹调油摄入过多会导致膳食总能量过高,引起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等指标不利;高盐饮食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 定时定量,规律餐次,细嚼慢咽
饭量随意增减,餐次不规律,会使血糖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给血糖管理带来难度。细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进食量,增加餐后满足感。
- 改变吃饭顺序
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降低。
- 补充眼部营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是构成视网膜神经组织的重要脂类物质。研究表明,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糖网的发生风险。
一项针对3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4],ω-3摄入量达到500mg/d的糖尿病患者,糖网的风险降低50%。同时补充ω-3也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版) . 中华眼科杂志 2014; (50)11: 851-865.
[2] Echouffo-Tcheugui J.B., et al. Diabet. Med. 2013; 30: 1272-1292.
[3] Tung TH, et al. Ophthalmic Epidemiol. 2006 Oct; 13(5):327-333.
[4] JAMA. 2017 June 06; 317(21): 2226–2227. doi:10.1001/jama.2017.1926.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540